“我希望制作出來的假發,能讓患癌的小朋友擁有漂亮的頭發,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沒有頭發而難過了。”福建省福州市鼓樓第五中心小學二年級的小姑娘宋雨熙說道。近日,這個暖心的小姑娘收到了一封來自廣東省廣州市“金絲帶”特殊兒童家長互助中心的信。信中提到,她捐贈的頭發已于今年4月成功用于假發制作。小雨熙知道自己留了近兩年的長發,正以愛的形式,溫暖著一位與病魔抗爭的小勇士。
2023年初春,福州市第一總醫院安寧病房療護科設立了“拾光小屋”,用于收治終末期癌癥患兒。宋雨熙的媽媽宋蘇永是該科室的一名醫護人員,一次偶然的機會,6歲的她在媽媽的引導下,帶著手工制作材料,走進了這間特殊的病房。
初次踏入病房,眼前的景象讓小雨熙印象深刻。“他們坐在床上不說話,頭發掉光了,看起來很孤單。”回想起當時情景,宋雨熙語氣中滿是心疼。然而,出自她巧手的生動手工作品幫助患兒們重綻笑容,也在她幼小的心靈里,悄然播下了愛的種子。
很快,這份善意化作更具體的行動。宋蘇永告訴記者,當時看著女兒的一頭長發,她試探著提議:“你的頭發這么長,要不要剪掉一部分,做成假發送給需要的小朋友?”本以為年幼的宋雨熙會猶豫,沒想到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從那一刻起,一場關于“長發”與“愛心”的約定,便悄然生根……
捐發之路遠比想象中艱難,公益機構對捐贈頭發有著嚴格要求:長度需30厘米以上,不能經過燙染,而且要保證發質柔順健康。為達到標準,小雨熙開啟了長達兩年的“護發之旅”。“她叮囑我要買護發精油,說這樣頭發才能又亮又順。”回憶當初,宋蘇永笑著說道。
終于,2024年夏天,宋蘇永搶到捐發名額,后又經過層層審核,于同年12月11日,收到了可以剪發的通知。“其實在確認捐贈資格后,小家伙有過猶豫,擔心剪掉頭發就不漂亮了,特意讓我帶她去拍一套漢服寫真留作紀念。”宋蘇永回憶,剪發當天,理發店里的宋雨熙起初還笑嘻嘻的,但當長發真正被剪下時,小姑娘眼眶里的淚水已經在打轉。
“親愛的宋雨熙:您的頭發已做成假發……您慷慨地將秀發捐贈給了那些因為化療而暫時失去頭發的女孩,這份愛心無比珍貴!”這封來自廣州市的信讓這場愛心長跑有了溫暖回響。信中附帶的照片里,一位戴著齊肩假發的小女孩對著鏡頭比出“耶”的手勢,笑容燦爛。
“這個頭發就像真的長在這位小女孩頭上一樣,很漂亮。”宋雨熙說。宋蘇永表示,孩子看到照片的時候開心得都哭了,原來那么多不舍在這一刻都變成值得,這也是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愛有形狀”。(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黃星 通訊員 曾子欣)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