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今年暑假,1000多名北京師范大學學生參與了“大學生教育國情調查社會實踐項目”,他們回到家鄉開展教育國情調查、用腳步丈量教育熱土的同時,也在探尋紅色基因的時代脈動、重溫崢嶸歲月中的初心使命。
2025年暑假大學生教育國情調查社會實踐項目圍繞教師職業認同、教師管理、待遇保障、教育教學改革、工作負擔、教育滿意度及生態文明教育七大核心議題,入戶全國218個抽樣區縣的10000戶教師家庭,開展系統性的入戶調研。
“大學生教育國情調查社會實踐項目”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設立,項目旨在鼓勵大學生走出課堂,深入基層,與教育工作者、中小學生和學生家長展開深入交流,獲取真實、準確的數據和信息,深入了解我國教育國情現狀,增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項目自2023年啟動以來,累計在全國招募3000余名大學生,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完成30000余份入戶調查,訪談近50000戶。
在浙江省慈溪市的暑期教育國情調查中,調查員們觸摸到了教育最真實的脈搏。受訪教師談及課堂改革時眼里的光、對待每一份教學方案背后,藏著對學生成長的細致考量,其每一次教育模式調整都牽動無數家庭的期待。江蘇省句容市的調查為優化調整教師政策提供了思路。調查員調研發現,當地高中教師平均周工作時長達到較高水平,部分教師反映工作與生活平衡存在提升空間。與此同時,不同學段教師薪資結構的差異化問題也引發討論。
以紅色傳承為主題,調研中,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調查員深入溝墩鎮以“傳承紅色基因,筑牢信仰根基”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近距離感受紅色基因在青少年成長中的傳承路徑,更深刻理解了“讓紅色血脈代代相傳”的實踐意義。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