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向學校食堂要一份食譜,孩子放假在家還想著要吃食堂的菜,說比家里花樣多、還營養豐富!”日前,河南省實驗中學學生家長孫女士聯系學校資源保障中心,提出了這樣的請求。她的請求也道出了該校校園餐集中整治帶來的真切變化。
去年以來,河南省實驗中學積極推進校園餐治理,在省教育廳的指導以及駐廳紀檢監察組的監督推動下,通過“政府主導、自主經營、數字賦能、陽光監管”的改革路徑,破解了校園餐“低質高價”的困局,實現了從“五高一無”(高鹽、高糖、高脂、高油、高價、無營養)到“五低一美”(低鹽、低糖、低脂、低油、低添加、美味)的健康轉型。
賦能科技監管,為治理注入“智慧基因”。在河南省實驗中學食堂的后廚操作間里,AI視覺行為識別系統如同“電子監督員”,全天候緊盯廚師操作,切菜未戴帽、生熟砧板混用等違規行為一旦出現,系統立即預警。學校還引入了“勤務員智慧餐飲系統”,通過人臉識別訂餐,依據訂餐數據精準采購食材,讓食材損耗率下降了25%。同時,學校通過建立“一物一碼”區塊鏈溯源系統,為食材賦予電子身份證,實現全程可追溯,食品留樣流程也進行了數字化管控,實現留樣自動化、標準化。更重要的是,“互聯網+明廚亮灶”平臺接入手機端,家長可隨時查看餐食制作過程。
斬斷利益鏈條,讓公益底色更加鮮明。2024年暑期,學校收回食堂承包經營權,改為自主經營,推行“零租賃、零承包費”政策,從源頭上杜絕利益輸送。食堂獨立賬戶納入學校統一財務監管,嚴格控制食材成本和用工成本比例,每一筆收支全程公開。在采購與定價方面,學校推行競價采購,對供應商報價比價競標,部分食材價格低于市場批發價,同時實行動態定價機制,每學期根據食材成本微調餐費,堅守“讓價于生、價廉餐美”承諾。學生家長王秀紅坦言:“看食堂賬單像看自家買菜記賬,心里透亮。”
匯聚多方智慧,讓餐食更合師生心意。“上周剛提出‘增加雜糧粥’建議,這周一就端上了餐桌!”學校膳食監督委員會委員莊玉水對學校的響應速度贊不絕口。這個由家長、教師、學生代表組成的監督團隊,共同參與“校園餐”管理監督,從不同角度反饋問題、提出優化方向,確保餐食符合師生需求,2024年以來已推動上百條建議落地,從“減少油炸食品”到“午餐加份水果”,條條有回音,件件有舉措。
筑牢安全防線,讓治理成效可感可及。學校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建立風險防控動態機制,同步推行每日檢查、每周排查、每月調度分析制度,形成從食材入倉到餐食上桌的閉環監管鏈條,為食品安全配置“雙保險”。“2024年9月,學校取消了教工餐廳,全體教師與學生同餐同價,這樣也能充分發揮廣大教職工對校園餐的監督作用。”河南省實驗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王瑞介紹,經過綜合治理,校園餐食材成本與質量實現了雙提升,食材成本占比提升25%,學生日均蔬菜攝入量增加40%,肥胖率下降8%,家長滿意度從兩年前的58%提升至92%。
“下一步,我們學校將進一步擴大食材選擇范圍,細化營養搭配,加強督導、檢查,促進餐廳提升服務質量。同時還計劃建設全天候開放就餐區,增加教育場景,使餐廳同時成為學習交流的區域,發揮育人功能。”王瑞表示。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張利軍 通訊員 許俊丹 焦文韜)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