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石琰鑫)近日,漢江師范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傳來喜訊:由該院楊赟博士指導,本科生李玙茜、陶珊珊、代新威、廖文政共同完成的研究論文在國際知名期刊《化學工程雜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正式發表。論文聚焦光催化降解抗生素這一環境治理前沿領域,展現了學院在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取得的扎實成效。
這一成果是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持續推進“科研反哺教學、科教協同育人”理念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該院積極構建“導師+項目+團隊”的本科生科研訓練模式,鼓勵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推動理論學習與科研實踐深度融合。
作為團隊指導教師,楊赟不僅在專業上給予細致指導,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與堅韌不拔的科研品質。“這一年半以來,大家擠出所有課余時間開展實驗和論文寫作,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迅速成長。”
李玙茜、陶珊珊、代新威、廖文政4位同學從大二起便加入楊赟老師的科研團隊,在老師指導下系統開展文獻查閱、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和論文撰寫等工作。該研究通過構建二維S型異質結材料,顯著提高了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效率,為環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表明,抗生素因代謝不完全和環境殘留易導致耐藥菌與耐藥基因擴散,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界面工程是構建高效異質結光催化劑的重要策略,然而有限的界面接觸面積一直制約其電荷轉移效率。該研究通過在MoS?納米球上原位生長超薄Bi?MoO?納米片,成功制備出具有強界面相互作用的2D/2D S型異質結,有效增強光催化活性。優化后的材料對多種抗生素的降解效率顯著提升,并經過生物毒性評估證實具備良好的解毒效果。該工作不僅為二維異質結光催化劑設計提供了新見解,也對環境治理領域的應用具有指導意義。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