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每到開學季,因為學不喜歡的專業而倍感煎熬的大學新生不在少數。有的人一邊焦慮一邊“擺爛”,但也有一群年輕人,雖然陷入過迷茫與焦灼,但選擇為現狀負責,同時“左沖右突”不斷探尋,最終實現“逆風翻盤”。
主持人語
王鵬飛 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面對不喜歡的專業,作出抉擇需要當機立斷的勇氣,更需要審時度勢的智慧。對于大學生涯來說,專業是大學教育的一條路徑,最終目的是通過專業,完成思維模式和人生視野的升華,而不是囿于專業一維,沉浸其中而忘卻最終目標。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幾名研究生結合各自的求學經歷,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這一現象,希望能對正在糾結是否轉專業的大學生們有所啟發。
許多同學在進入大學后發現,自己并不適合當前所學的專業。一想到未來要與這些并不喜歡的知識打四年交道,就覺得非常痛苦、壓抑、迷茫,從而止步不前。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行動,來“拯救”大學生活呢?
首先,應該“放下”專業。這并不代表放棄學業重新高考,也不是轉專業去“另起爐灶”,而是把注意力從對所學專業的負面認識,轉移到對自身狀態的思考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狀態,不只在學習成績上,還在人際交往、深度思考等能力的提升上。大學是學習知識的殿堂,更為一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所以,扭轉對專業問題的焦慮情緒,有利于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避免荒廢了時間。
其次,應該“拿起”專業。任何專業都有其獨特的價值,關鍵是能不能為己所用。例如,有的人在大學發現自己并不擅長日語專業,但是并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刻苦學習。雖然畢業之后沒有選擇與日語相關的工作,但是學習中養成的自律習慣、收獲的國際視野,反而成為自己工作中的加分項。所以,與其消極放棄,不如換一種思維審視其中可能存在的機遇。
重選專業不是大學生面對不喜歡專業的必經之路,必須慎重理性。即便一時不順多走了些彎路,但并不代表未來就前途黯淡。無論何時,保持正確的態度、積極的心態,才有可能實現“逆風翻盤”。
《中國教育報》2022年10月11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