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每到開學季,因為學不喜歡的專業而倍感煎熬的大學新生不在少數。有的人一邊焦慮一邊“擺爛”,但也有一群年輕人,雖然陷入過迷茫與焦灼,但選擇為現狀負責,同時“左沖右突”不斷探尋,最終實現“逆風翻盤”。
主持人語
王鵬飛 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面對不喜歡的專業,作出抉擇需要當機立斷的勇氣,更需要審時度勢的智慧。對于大學生涯來說,專業是大學教育的一條路徑,最終目的是通過專業,完成思維模式和人生視野的升華,而不是囿于專業一維,沉浸其中而忘卻最終目標。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幾名研究生結合各自的求學經歷,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這一現象,希望能對正在糾結是否轉專業的大學生們有所啟發。
部分大學生在選專業時并非出于己愿,而是迫于高考成績或各種就業壓力作出了被動選擇。例如,有的人缺乏職業規劃,沒有深度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對專業的特點和前景都缺乏了解,以至于盲目聽從老師或家長的安排,片面追求熱門專業。
轉專業并不意味著逃避,而是一種變通的智慧。有的學生愁苦于本專業中遇到的“山重水復疑無路”,而有的學生卻因換專業而“柳暗花明又一村”。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萬不可因為在所學專業上的碰壁而妄自菲薄。盲目的執著可能會讓人陷于困頓。拐個彎、換條路,也許另有一片新天地。
興趣是最重要的領路人,也是個體學習知識與技能的前提和基礎。轉專業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究竟喜歡什么,可以通過輔修相關課程加深對意向專業的了解。這個過程不僅考驗學生對自身的認知程度,還考驗獲取信息、綜合判斷、權衡利弊的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專業不分好壞,判斷的標準不應僅僅是就業前景和熱度排名,還有與個人興趣專長、未來志向的契合。跟隨本心、擇己所愛,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在每個岔路口忠于內心的選擇,這樣才會越來越靠近心中的夢想。
《中國教育報》2022年10月11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