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張雪門是中國學前教育的積極探索者,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經驗教育、生活教育的積極傳播者,幼兒園行為課程的創立者,現代幼兒師范教育的積極倡導者和開拓者,寧波星蔭幼稚園的探索者和開創者,也是中國現代學前教育理論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和同時代的很多教育家一樣,張雪門身處內憂外患的時代,憂國憂民,有教育救國的宏愿,有新舊教育的比照和體驗,對西方思想有認同,也有分析和揚棄,有將西方先進理論中國化的熱情和努力,把發展中國教育當作畢生追求,充滿了對兒童、對教育、對民族的眷戀。他的行為課程有理論基礎和實踐積累,符合中國的現實,符合現代兒童觀和教育觀,是值得繼承和弘揚的學前教育遺產。
張雪門行為課程的本質特征在于其兒童觀。這是他研究幼稚教育和幼稚園課程的依據與起點,對他研究和實踐課程編制、教材選擇、教學方法的創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張雪門的兒童觀是逐步形成的,是發展和變化的。張雪門對兒童的認識是學理和經驗的融合。
一切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回答“兒童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這是一個兒童教育的基本命題,也是判斷教育實踐之科學性的關鍵所在。張雪門和所有教育家一樣,沒有回避這個最基本的問題,而且作出了符合時代精神,又有自己獨特見地的回答。這是他的教育理論的基礎和起點。
張雪門強調,兒童是生長的有機體。兒童的全部生活都是生長的一段,他在這一段的時期里,他自有其自己的生理,他自有其自己的心理。他用自己當時的生理與心理,與其當時的環境相接觸,因而發生交互的反應,俾得逐漸生長,以完成這一時期的生命,維持已有的生長,繼續將來的生長。這才是兒童的本體。這就是兒童發展的本質。因此,童年是人生發展的不可或缺的一個階段,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可能性,要珍惜兒童的現在,讓兒童從事現在能做的和樂意做的事。兒童不同于成人,教育應從兒童的特點出發。由此,他構建了符合兒童生長規律,關注現實生活,讓兒童充分活動并獲得有益經驗的行為課程。
百年前的星蔭幼稚園發展成今天的寧波市第一幼兒園。幼兒園幾經變革,園長、老師們不斷更替,但行為課程的精神一直得到了延續,并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不斷得到強化和創新。老師們深入學習和領會張雪門的教育思想,結合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借鑒現代先進的教育理論,聯系幼兒園的現實,在學習中思考,在探索中提升,在繼承中創新。老師們有鮮明的兒童觀,真正把兒童當作獨立的、具有自身價值的、有能力的和主動的學習者。他們為兒童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和條件,讓兒童有機會親近自然、體驗社會、感受文化,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充實經驗。
行為課程呈現了勃勃生機,展現出新時代幼兒園課程的生動樣貌。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13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