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雙高’行動為我們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希望在生涯規劃教育等方面,能夠讓學生早一點接觸到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和發展方向。”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中學校長謝大海說,這兩天在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深入對接中,他提出可以利用學校的電子班牌等媒介,將高校信息和資源更早導入學生視野。
“比如我們可以每周一設‘中國科大時間’,在每班的電子班牌上介紹高校的高精尖專業、項目和頂尖專家,讓學生充分了解大學相關信息,同時也能讓學生樹立理想,激發學習的動力。”謝大海說。
近日,在佛山市第一中學,佛山市普通高中與高校協同育人大會暨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研討會舉行,開啟一場高校與高中“互相看見,雙向奔赴”的育才、選才之約。全國60多所“雙一流”及高水平高校齊聚佛山,佛山全市65所普通高中主動對接高水平高校育人項目超百個。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佛山一中、順德一中,上海交通大學與南海區石門中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佛山三中等8個合作項目代表上臺集體簽約。
“佛山在全省率先舉行‘雙高’對接大會,對全省普通高中的多樣化特色發展提供了佛山樣本,貢獻了佛山力量。”廣東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歐陽謙表示,協同育人、共育英才是新時代高校與基礎教育的共同使命,接下來將讓全國更多高校共同與廣東各大高中做好“雙高”銜接、協同育人,不斷開創廣東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為什么籌辦此次大會?佛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管雪說,作為高校生源的供給方,在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高素質育人文化養成和科學育人方式改革上,基礎教育還未能完全適應高校的改革發展步伐。他強調,特別是在構建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銜接貫通機制、建立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協同育人共同體、形成高中與大學的伙伴合作關系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應如何進行“雙高”協同育人?“雙高”創建行動尤為重視從內涵發展上推動高中與高校合作。目前,佛山主要圍繞思政、數理、科技、人文、社科、體藝、國防軍事和交叉綜合8個類別,以及學生培養、學科建設、課程教學和師資培養4個主要領域,推動高中與高校達成合作102項。
佛山市第一中學副校長范自軍認為,需要以學習者為中心,開發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雙高”協同課程,探索建立特色師資跨校導向的共享機制,開展高中與高校協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改革試點。
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高燕燕表示,學校將以“雙高”協同育人的理念、方法、機制等共建共享為著力點,積極構建新時代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育人共同體。
此外,佛山正式啟動“雙高”協同育人微信服務系統。該系統是面向廣大學生家長提供高中和高校育人招生改革常態化信息的服務平臺,也是面向高校提供招生資訊發布和高中學校在線合作交流的服務平臺。
據介紹,為打通高中與高校協同育人通道,早在今年2月,佛山市就實施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雙高”行動方案,以特色項目推動高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該市以高中高校協同育人為突破口,近期在全市高中開展高水平特色項目、特色項目、特色培育項目創建工作,共評選出16個市級高水平特色項目、37個市級特色項目、20個市級特色培育項目。
“針對拔尖創新類人才,我校將開設多元立體課程,讓學生‘在科學家身邊成長’。”范自軍說,除了舉辦課程、講座等,學校還將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共建佛山一中科研基地,讓學生從校園走出去,近距離感受科學家做科學研究的環境,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和報國志向。
“開展‘雙高’行動是佛山教育更好服務于‘國之大者’、惠及千家萬戶的善政工程、民心工程、改革工程,推動高中和高校‘雙高’對接是行動方案中一項重要的突破性改革。”佛山市副市長周紫霄表示,未來3年,佛山將以特色項目為抓手,形成百花齊放、各顯異彩、整體躍升的普通高中公平發展新生態,讓更多學生擁有更加充分、更多渠道、更高質量的選擇和發展機會。
《中國教育報》2023年05月25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