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菏澤學院塑造應用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校企雙向賦能 產教雙鏈融合

發布時間:2023-09-04 作者:通訊員 寧繼紅 王燕 本報記者 魏海政 來源:中國教育報

“我從小就夢想能夠做出一個屬于自己的機器人,這個夢想終于實現了!”菏澤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學生李申奧憑借學校提供的科創平臺,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研發出了智能管家機器人。

在學院電子電器創新團隊教師張冠芬、王秀霞、賈忠上的指導下,李申奧連續三年在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并從中驗證了他在相關算法優化方面的成果。“作為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盤活大學生科技創新資源,不斷拓展學生科創空間平臺,實現由‘教’到‘做’,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團隊指導教師介紹。

近年來,作為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首批支持建設單位,菏澤學院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和區域需求,積極聚焦菏澤市生物醫藥和高端化工“兩大核心產業”,緊緊圍繞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機電設備制造、商貿物流“三個優勢產業”,服務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集群”,立足培養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目標,深化校地共建、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不斷塑造學校應用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大力拓展高質量發展新賽道新空間。

博士組團下一線:應用中鍛造應用本領

“我們與菏澤學院共同建立山東省大健康研究院,校企雙方在技術創新上相互啟迪,共同突破技術瓶頸,不僅增強了學校師生的應用能力,更幫助我們解決了技術難題。”說起與菏澤學院的合作,大樹集團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陸世海贊嘆連連。

2021年年初,該校藥學院與大樹集團開展“醫養大健康及功能食品研發”相關合作,以侯少陽博士為代表的博士團隊進駐生產一線,協助該企業研發出多個富含中藥提取物和益生菌的保健新產品,有效解決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

博士組團下一線給自己和企業帶來的都是躍變。對于這一點,受聘于山東洪達化工有限公司的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李風海深有感觸。“進駐企業后,面對企業焦化污泥資源化利用與煤在燃燒過程中的灰渣問題,我研發了污泥等廢棄物與煤熱轉化中灰熔融流動特性預測及調控技術。”李風海介紹,這項技術可以有效回收焦化污泥中的能量,實現廢棄物資源的循環利用。運行3個月來,該項技術為公司創造了300多萬元的利潤,獲評菏澤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近年來,該校以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為抓手,相繼成立了明德產業學院、菏澤學院東明石化能源科技學院、山東大健康研究院等學院。同時,出臺《菏澤學院“雙師型”教師管理暫行辦法》《菏澤學院選派掛職“科技副總”管理暫行辦法》,鼓勵教師到行業企業實踐鍛煉。學校先后選派175名教授、博士到企業掛職“科技副總”,通過實踐把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融入課堂教學,開展應用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不斷提升教師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專業建在產業上:一朵花催生一個產業

“這是我們團隊以牡丹籽為原料,新研發的一款納豆。牡丹籽納豆與普通納豆口感差不多,但它的納豆激酶活性是普通納豆的8倍,富含維生素,更有助于人體消化吸收。”農業與生物工程學院(牡丹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授趙貴紅表示,目前該產品正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作為“中國牡丹之都”,牡丹產業是菏澤特色產業。如何依靠推廣新技術帶動牡丹全產業鏈條的快速升級,是長期困擾菏澤市相關決策部門的難題。

面對地方發展的難點與痛點,該校整合食品科學與工程、園藝、園林、化學工程與工藝、產品設計、動畫、歷史學等和牡丹產業發展相關專業的學者共同組成牡丹研究院科研團隊,把教室搬進大田里,將學科專業建在產業上,讓科研助推產業,以產業反哺教學。

“這次我們團隊與當地花卉企業一起育成并在美國牡丹芍藥協會登錄的3個新品種,是菏澤當地的牡丹品種與日本牡丹品種的雜交后代,花色更加明艷,花型更加飽滿,除大田栽培、盆栽觀賞外還可做切花應用。”牡丹研究院科研團隊的康曉飛博士介紹,牡丹新品種“藍熙”已經通過網絡平臺推向市場,深受廣大花友喜愛,目前已經收到了大批訂單。

在過去的5年中,該校的牡丹研究院已獲得國際登錄牡丹新品種16個,獲植物新品種權17個,獲批國家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專利42項,與企業聯合共同開發具有食用、保健、醫藥與日化等功能性的產品,推動牡丹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菏澤牡丹產業轉型升級和品牌靚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教學改革重應用:產品是更優秀的作業

“產品是更優秀的作業。我們與菏澤文旅集團共同打造的水上實景演出《曹州吟》《盛世芳華·牡丹頌》等文藝作品,在文旅市場廣受好評的同時也轉化成了經濟價值。”音樂與舞蹈學院黨委書記馮姝婭高興地說。

近年來,該校不斷完善院校劇團合作和定向委托培養機制。通過重在應用的一系列教學改革,音樂與舞蹈學院聯合11家國有劇團實施“校團一體”辦學模式,成立地方戲曲類非遺傳承創新與應用研究科研團隊、智能媒體賦能戲曲教育教學創新研究團隊等科研團隊,在全國10余個省份構建了舞蹈演員、戲曲演員等專業教學實習基地,運用師生同臺、教演合一等有效教學模式,提升了戲曲教學質量。

在栽培學、育種學、蔬菜學等核心課程的教學中,該校秉持“三全育人、五育并舉”的育人方略,根據關鍵生產技術環節設定實驗內容,推廣項目式、案例式教學模式,開設“田間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肥料、農藥、植保等多種知識,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近年來,菏澤學院聚力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推進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該校黨委書記黃富峰表示:“人才培養是學校的主業主責,產教融合是辦學的重要路徑,面對地方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學校將牢記高等教育的使命擔當,立足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強化推進學校人才、科技優勢與地方區位、資源優勢的對接,融入服務產業行業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菏澤‘科學趕超、后來居上’貢獻更大力量。”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04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 国产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 | 日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的概述|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 拍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91精品国产高清|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大桥未久在线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91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加勒比|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