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湖南科技職院發揮辦學優勢助力鄉村振興20載

培養能組織懂管理會經營的農村干部

發布時間:2023-09-05 作者:譚見君 來源:中國教育報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由湖南省教育廳主管、湖南中華職業教育社舉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與中華職業教育社共建的公辦高等職業學院,具有60多年辦學歷史。學校秉承“至誠至公、精業樂業”的校訓,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辦校、創新興校”的辦學理念,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取得了豐富的科技創新與社會服務成果。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扶貧開發奮斗目標,加快全省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步伐,培養培訓一批能組織、懂管理、會經營的農村干部,2004年至2020年,學校面向湖南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先后開展了貧困地區農民青年勞務技能培訓、“溫暖工程”農民培訓、村干部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等多種培訓;2021年至今,學校承辦了湖南省鄉村振興局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培訓,既是貫徹落實黨的“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要舉措,也是為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還是為了積極傳承和弘揚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踐行中華職業教育社“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宗旨的內在要求。

厚植愛農情懷,積極作為

在全省率先成立鄉村振興學院,全面負責“三農”人才培養培訓工作。在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從2008年起率先啟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級帶頭人培訓項目,并于2016年5月成立鄉村振興學院,統籌學校各方資源,專門承接雨露計劃培訓、溫暖工程培訓、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培訓等各類涉農服務,是湖南省高校第一個實體建制的鄉村振興學院,是全省教育系統服務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成果,也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和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精神作出了有益探索和具體實踐。學校依托人才資源與學科專業優勢,主動對接、服務地方政府,緊扣“加強能力培訓、激發創業賦能、帶動持續增收、有效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四大核心環節,培育鄉村振興“領頭雁”,培養了7303名貧困村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了2492名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

數字賦能,為鄉村振興插上“云翅膀”。學校積極搭建“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培訓”網絡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了“數字化查詢、數字化服務、數字化辦理、數字化學習”。該平臺既是助力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的一大利器,也是順應新形勢、新時代的必然要求。學校積極推行“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探索建立貼近鄉村、更具實效的技能培訓模式,以“云課堂”方式幫助鄉村振興人才學習和提升技能。目前平臺已入駐100多名像王洪元這樣懂技術的“田秀才”、像曹鐵光這樣經驗豐富的“土專家”、像王仁子這樣善經營的“農創客”,也有來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林業經濟教授王森、來自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的技術專家丁德明研究員、來自湖南電商行業的精英熊蘋董事長等隨時可以為廣大農民在線答疑解惑。同時,收集了200多個相關培訓視頻,方便廣大農民有針對性地選學,結合實時視頻直播、圖文、專欄等豐富的主流教學培訓形式,滿足了學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極大激發了學員學習意愿。

培訓賦能,鍛造鄉村振興路上的“領頭雁”。學校依托中華職業教育社“溫暖工程(斗山)培訓中心”,先后與平江縣、新化縣等地簽訂精準扶貧技能培訓合作協議,開展“挖掘機駕駛與維護”“叉車駕駛”等工程機械技能培訓,幫助學員掌握一技之長、取得各種資格證書、實現高薪就業,學員獲得感滿滿。平江縣大坪鄉村民沈道平受訓回鄉后,創辦了挖掘機租賃公司,承包了平江縣旅游區石牛寨國家地質公園的部分工程項目,不僅自己脫貧致富,還帶動周圍70多戶貧困農戶走上富裕路。

助力鄉村振興,彰顯擔當

鄉村振興培訓人數創新高,助推脫貧攻堅湖南“加速度”。自2003年以來,學校先后開展的“溫暖工程”農民培訓、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培訓等多種形式培訓,共培訓鄉村人才8萬人次,覆蓋湖南省1/3的農村地區,為促進貧困村產業發展、帶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回訪了解到,學校共培養了7000多名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帶動約20萬貧困人口脫貧,實現江永、平江等多個貧困縣提前脫貧摘帽,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鄉村振興培訓質量創標準,激活鄉村振興人才“蓄水池”。調研顯示,通過學校培訓后,80%以上的受訓人員眼界開闊了,思路也逐步清晰起來,帶領村民開展鄉村振興建設的信心和能力大為增強;92%的受訓人員吃透了黨和政府的各項惠民政策,學到了發展經濟的技術和工作方法。學員陳錫智參加培訓后創辦企業,帶動群眾一同脫貧致富,得到時任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長許達哲的贊揚。據統計,學校培訓的學員中,2500多人成為鄉村振興建設帶頭人,8000多人成為鄉村治理骨干,有效激活涵養了鄉村振興人才“蓄水池”,增強了鄉村振興原動力。隨著培訓質量不斷提高,很多縣市區從選派基層村干部參訓開始,持續組織鄉鎮干部及組織部門、扶貧部門工作人員參加學校培訓。多地縣市區扶貧部門到學校實地考察培訓情況,學習借鑒培訓模式。

鄉村振興培訓效應創口碑,凸顯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學校先后獲得“全國青年農民轉移就業先進單位”“全國實施溫暖工程先進單位”“全國溫暖工程優秀組織管理獎”等榮譽;中華職業教育社向全國職教社系統推介學校經驗和做法,13個省市職教社派員到學校參觀學習;培訓工作得到中央人民政府網站、《農民日報》、《經濟日報》、《湖南日報》等新聞媒體的廣泛報道。隨著培訓效果的顯現,也推動了學校積極對接數字經濟產業,探討教師數字化素養標準,加快編制出臺《學校補短板強基礎三年(2023—2025)行動綱要》,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提升教育教學成效,大力加強鄉村振興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創新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模式,利用數字特色專業辦學優勢,助力鄉村人才培養,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作為中華職業教育社的社辦學校,湖南科技職院積極響應黨的鄉村振興戰略號召,開拓創新,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奮發有為,不斷弘揚和展現黃炎培職教思想在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光芒。

(作者系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教授、副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05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完整版|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91成人精品视频|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91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色婷婷激情av精品影院|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182tv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久九九久福利精品视频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小草|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精品电影网在线好看|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av|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