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第二小學,坐落于蘇軾筆下的宋城章貢。近年來,章貢區二小發揮優勢,踐行美育,圍繞“向陽而生,向愛而行”的校風,秉承“心向黨、德向善、學向勤、品向美、行向遠”的教育理念,將美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育美于心,讓芬芳之氣香滿校園。
打造特色課程,營造校園美育氛圍
為了更好地培育學生對美的感受,學校在常態化音體美課程中增加了紅色課程(地域歷史)、金色課程(非遺傳承)、綠色課程(勞動教育)、藍色課程(科技課程)以及橙色課程(體育特色)等內容,大力推進贛南采茶戲、禮樂弦歌等非遺課程進校園,讓優秀傳統文化浸潤童心。
綠色勞動課程是章貢二小的一張特色名片,學校堅持以勞育美,通過開辟菜園、創辦膳食堂的方式提供平臺;勞動課中學生們不僅學習生活的各項勞動技能,還能在菜園和膳食堂中有獨特的課程體驗,進而更加熱愛生活。
學校還努力構建家校協同育人下的體育發展模式,使校園體育興趣化、多樣化、全民化。堅持以體育人、以體育心、以體健美,形成以網球、籃球、跳繩、啦啦操等為課程內容的體育課后服務體系,以此培育師生健全人格與優良品格。
學科多元融合,激發校園美育創新
學校美育課程的發展,不僅致力于各學科的多元融合,還從“古色”“紅色”“綠色”三色文化中汲取力量,在師資培養、資源共享、評價多元、形式互通等方面做好大文章,讓美育課程推陳出新。
師資培養方面,學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提升教師專業理論水平。資源共享方面,學校結合贛州本地的古色文化名篇、綠色自然風光遷移學習情境,從而達到“合”而不同、美美與共的目標。評價多元化方面,學校以學期為單位,設立學科綜合評價體系,教師基于學生在學習探索過程中的意識、參與形式、展現形式和個人品質等多方面開展過程性評價及結果評價。教師評價學生參與活動并不局限于最終的結果呈現,而是將活動過程中的學生表現納入其中。在豐富的互動中,紅色文化教育、歷史文化教育、科學教育、藝術制作等都涉及多學科知識,讓學生更有學習的興趣,并學會融會貫通,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美育素養。
傳承地域文化,踐行校園“新”中爭美
章貢二小依托位于中心城區的地域優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構建充滿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的整體性大美育系統融入社會實踐中,拓展實踐活動形態,引導學生認識到豐富的社會生活是藝術表達與創造的源泉,從而培養正確的社會觀、文化觀和藝術觀。在節假日,學校鼓勵學生走進社會,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探訪身邊的紅色文化基地,走進贛南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等地;今年,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也吸引了大批學生的眼球,他們在假期打卡客家景點,了解客家文化,體驗客家手工技藝,品嘗客家美食。假期結束后,學生們通過視頻、照片、海報、感言等形式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進一步讓贛南地域美育得以傳承與發展。
時代在發展,生活在變化,美的創造和美的接受有了新的時代特征。章貢區二小將遵循美育特點,拓寬美育路徑,在美中不斷求“新”,讓“新”更加完美,讓每個學生向陽向上向前。
(作者單位系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第二小學)
《中國教育報》2023年10月17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