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聚力融合打造生物醫藥創新生態鏈

發布時間:2023-11-27 作者:通訊員 鄭晴怡 來源:中國教育報

11月17日,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辦的2023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大健康論壇上,大分子藥物與規模化制備全國重點實驗室啟動建設。溫州醫科大學是該實驗室建設的主要依托單位之一,也是國內生物醫藥研究創新的重要陣地。

一直以來,學校在細胞生長因子類重組蛋白藥物等相關領域持續發力,形成了集教學、醫療、科研、產業、公益于一體的創新藥物發展體系,致力于打造生物醫藥創新生態鏈,形成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創新體系。

    聚焦前沿,打造生物醫藥特色創新集群平臺

“人受傷后為什么皮膚會自行愈合?”“壁虎斷尾后為什么還能長出新尾巴?”……對于生命奧秘的好奇伴隨著很多人的一生。對這些問題的探索也深深影響著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

“這些自然現象背后有一種神奇的細胞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30多年前,正是懷著這樣一份好奇心,李校堃打開了科學世界的大門。“它能治療潰瘍和加速損傷組織再生,讓損傷的皮膚得到修復,讓傷口愈合得恰到好處,這是細胞因子在起調節作用。”

在科研領域,生長因子一直是比較冷門的研究。30多年前,國內外幾乎沒人做這方面的研究。最初,實驗條件非常有限。為了保障提取出的生長因子能最大限度保留活性,李校堃和團隊成員常常需要吃住在實驗室,往往起早貪黑幾十天,才能提煉出1毫克的生長因子。

30多年來,李校堃聚焦于細胞生長因子代表——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s)家族的研究,成功研制出FGFs系列新藥,在世界上率先攻克生長因子成藥難題,開啟了生長因子特色引領之路。團隊獲3個國家一類新藥證書和1個植入型Ⅲ類醫療器械,為重組蛋白藥物研發和臨床轉化提供了重要案例和成功經驗,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家族開發為臨床藥物的國家。

生長因子類藥物是大分子藥物的重要代表之一。“生物大分子藥物與人類生命活動和疾病的發生關系最為密切,特別是在惡性腫瘤、組織再生、代謝調控等重大疾病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優勢。”作為大分子藥物與規模化制備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校堃指出,在生物大分子藥物發展過程中,我國依然存在諸多“卡脖子”難題——新靶點和新結構等原創性發現極為缺乏,細胞培養基、分離介質、表達載體等嚴重依賴進口,大規模制備設施的國產化能力嚴重不足。大分子藥物與規模化制備全國重點實驗室聚焦重組蛋白藥物和抗體藥物,其使命就是發現新靶點、設計新載體、開發新裝備,構建從源頭創新到規模化制備的鏈式創新體系。

頂配的團隊、明確的目標、前沿的科學,是該校藥學院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的共性。近年來,學院充分嫁接學校臨床優勢,與科研院所、醫院、企業、政府共建細胞生長因子藥物與蛋白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醫藥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中國基因藥谷和甌江實驗室,著力攻堅生物醫藥領域關鍵技術難題。學校今年新增的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為又一“塔尖重器”,為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引擎。

走出課堂,構筑生物醫藥創新人才培養高地

“當前,藥學領域正面臨以仿制藥為主向以原創新藥為主的戰略轉變。而長期以來我國藥學人才培養模式一直以仿制藥為核心,與國家對創新藥、做好藥的戰略需求相距甚遠。”不久前,李校堃在全國高等學校生物制藥專業教育研討會上一語道破教育和行業心聲。

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為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創新人才,藥學院分層次、多渠道、全周期培養和服務各類人才,著力打造一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為學科帶頭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為學術帶頭人,省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省高層次特支人才等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師資團隊。藥學院通過“導師提升計劃”“院士結對工程”等舉措,建設“強師資”導師團隊。

“學校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種下了潛心科研的因子,現在我也擔起了傳承的重任。”本碩博均畢業于溫醫大藥學院的陳高幟教授,在紐約大學完成3年博士后研究之后,毅然回國加入母校。目前,他已在《自然》等頂級期刊發表了多篇研究成果。

至今,學院先后培養出5名國家級人才。這些學生畢業后選擇留在學院,成為師資骨干力量。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以創新藥物研發為主線,以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凝練學科方向,搭建學術平臺,形成了產、學、研、醫一體化的‘多元協同、全鏈貫通’人才培養模式。”藥學院院長林麗說。

全產業鏈藥學人才培養模式將企業、科研院所和醫院整合到學院的學科發展與專業建設體系內,進而推進“懂醫精藥、懂產精研”藥學人才的培養。該人才培養模式獲得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藥學院最大的特色是育人導向面向生物醫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育人路徑則通過整合校企醫等資源構建立體育人體系,實現課堂育人、科研育人、產業育人。”藥學院副院長黃志鋒介紹,學生進入藥學院一年后可根據成績和意愿進入生物制藥專業,大二開始就有導師進行一對一輔導。學院高度重視視野提升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具有海外和企業背景的教師不僅打開了學生的視野,更賦予他們豐富的學術資源,讓學生進入專業就了解學科前沿和未來努力的方向。

藥學院教學內容多元化,從本科階段便堅持創新精神培養。全面實施“本科生導師制”,以本科生“進實驗室、進課題組、進研究項目”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研素養,使學生樹立科研自信。此外,學院還建立了示范教學中心,把“迷你小工廠”帶到學校,組織學生暑期走進企業開展“體驗式就業”實踐活動,以了解社會、產業、崗位的需求。

目前,學院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教育部來華留學生英語授課品牌課程1門、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門、全國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精品課程1門、全國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教學案例1項。

    面向需求,打通生物醫藥成果轉化產業鏈條

“不能把科研成果鎖在抽屜里。”在李校堃看來,藥學院要堅持國家所需、群眾所盼、未來所向,不斷深化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突破學院、學科壁壘,加快科研成果轉化。

早在20多年前,李校堃就基于結構分析對旁分泌型FGF進行遺傳修飾和改造,成功解決了長期制約其產業化的系列工程技術難題,一系列關鍵技術被應用推廣到多家企業,孵化了3家上市公司。

藥學院以蛋白藥物為高峰、眼科藥物為特色,帶動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物遞送及分析等多方向發展,建立了“理論創新—工藝優化—藥物遞送—臨床轉化”創新藥物研發體系,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新藥創制重大科技專項等國家級重大項目200余項。

近年來,藥學院與珠海某公司聯合構建了國內最大的眼部疾病修復類生物制品體系,由李校堃團隊開發并轉讓的貝復舒、貝復濟等滴眼液連續多年排名位居臨床角膜潰瘍修復藥物第一,年經濟效益超10億元。轉讓到廣州、上海多家公司的兩個國家一類新藥也實現年銷售額超5億元,還有一些關鍵技術體系已服務或轉移于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助力企業新增2項新藥證書和7項新制劑臨床批件,帶動相關產業收益超百億元。

此外,學院還聯合公益組織,帶領學生和專家醫療隊奔赴全國各地開展義診活動,為深受創面問題困擾的弱勢人群提供慈善救助服務。學校先后在青海、西藏等6省(自治區)建立了68個創面修復救助點,與40家志愿者義工組織合作建立公益救助網絡,開展公益活動235次,累計捐款捐物456萬元,總公益行程超15萬公里,受益者達3萬余人。

“創新藥物是中國高附加值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們將繼續探索、完善科研和成果轉化體系,服務人民生命健康,為中國從醫藥大國走向醫藥強國作出貢獻。”李校堃說。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27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国产精品一区电影|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国产模特众筹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高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国产精品186在线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尤物| 亚洲精品少妇30p|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国语|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vr专区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永久一|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 国产精品一二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