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產品檢測與維護、園林微景觀設計與制作、沙盤模擬企業經營等3個賽項獲得一等獎,會計手工、通用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酒店服務等3個賽項獲得三等獎,在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比賽中,鄭州市財貿學校取得較為亮眼的成績,實現了學校在國賽賽場上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多年來,學校牢固樹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方針,堅持教育教學工作與技能競賽工作協調發展的辯證觀、全局觀、發展觀,以教師培養為核心,以專業建設和賽項建設為支點,實現課程與競賽的融合、評價機制與競賽的融合、社團與競賽的融合。
以教師培養為核心,樹立教育教學工作的全局觀
一是“快”。立足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實際需求,學校提出快速培養一支“懂政策、懂專業、懂科研、懂管理、懂市場”的融合型師資隊伍建設思路。從2016年起,學校實施了師資定向培養計劃,從茶藝、調酒、咖啡、烘焙特色師資培養入手,進而輻射到財經、信息、汽修、加工制造等專業群,有效引領了教師團隊的快速成長。7年來,學校共培育出省級名師3人、省級技藝傳承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級教學創新團隊1個,創設市級技能名師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就業指導工作室5個,很好地承擔了學校專業發展所需的統籌、規劃、創新等工作任務。
二是“全”。技能大賽的實施,緊貼產業發展,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從總體賽事設計、實施到每一個賽項設計、實施,始終貫穿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在大賽得到貫徹實施的同時,提升了指導教師的專業技能,使教師在教學策劃、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具體到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與競賽工作上,從學校管理層面樹立教師團隊全面成長、分類培養的工作思想,逐步打破教師個人孤立發展的格局,有效發揮師資的學科互補作用、專業互補作用、年齡梯隊互補作用,提升了教育教學工作與競賽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三是“專”。在大賽政策引領下開展的校企合作,培養了一大批熟悉企業生產規律、熟悉生產工藝、熟悉企業文化的“雙師型”教師,為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現代化水平、應對多元辦學的職業教育格局變化、落實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標,探索了競賽指導教師培養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近年來,學校以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引企入校為主要形式,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持續深入地開展,豐富了教育教學的組織形式;以學分制評價改革為主要內容,構建融入行業企業用人標準,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明確了教學實施的目標與方向;以技能大賽工作為主要抓手,營造教學工作與競賽工作深度融合的和諧氛圍,反推教育教學改革和技能競賽工作更加深入、高效地開展。
以專業建設和賽項建設為支點,樹立教育教學工作的辯證觀
一是正確對待競賽工作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引領與示范作用。主要體現在競賽工作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引領性作用、競賽工作對教育教學質量的評價性作用、競賽工作對豐富教學內涵的示范性作用、競賽工作對立德樹人目標落實的導向性作用、競賽工作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啟發性作用等5個方面,進而全面、深入、科學地消化吸收大賽的內涵、精神與導向性作用。
二是明確專業建設在教育教學與競賽工作中的支撐作用,筑牢各項工作開展的基礎性平臺。以服務地區經濟發展思想為指導,學校明確了以“現代服務”為核心的專業建設思想,持續做好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即構建旅游酒管專業群的名片示范作用、發揮財經商貿專業群的重點支撐作用、實現現代制造專業群的延伸輻射作用、推動藝術設計專業群的特色化發展,形成4個專業群互補協調發展的格局。以專業建設為核心,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持續推進的動力,在找準教育教學改革正確方向的同時,也為技能競賽工作的開展明確了目標。
三是以競賽梯隊建設為抓手,明確賽項建設的客觀規律。建立完善的《競賽管理辦法》,規范各級各類競賽的組隊原則、備案流程、獎勵辦法、外出差旅管理辦法,從而把競賽工作的開展上升到學校層面、上升到系統管理層面。建立穩定且具有相當戰斗力的選手梯隊,從學業成績、勞動意識、職業精神、奮斗精神、吃苦耐勞、身體素質、應激反應等方面考量選手的綜合素質,以科學的態度開展梯隊建設與訓練工作。建立科學訓練思想,根據賽項特點、具體情況來確定訓練目標。
做好“三個融入”,樹立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觀
一是在專業與課程建設中融入競賽元素。從專業建設來看,推動學校由單一專業建設到專業群建設的思想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專業發展結合市場需求所產生的領域細分。如學校開設的信息技術類專業,由傳統的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專業,逐步融入VR技術、動漫技術、平面設計、物聯網技術、智能家居、計算機維修與數據恢復、網絡空間安全等新技術、新元素。從賽項變化來看,河南省已經構建了融素質能力大賽、傳統文化大賽、文明風采競賽、技能大賽、全員化試點項目為一體的省級競賽體系,從賽項結構上實現了對基礎課程的全面覆蓋,為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組織提供了可直接采納的豐富素材。
二是在評價機制中融入競賽元素。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將競賽標準、崗位標準有機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統籌教學組織與實施,深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養的靈活性、適應性、針對性,建立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如酒店服務賽項,學校結合酒店行業通行的餐飲部、客房部、前廳部服務區域設置,將中職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餐飲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前廳服務與管理”“會議服務與管理”等基本技能課程進行深入解構,按照“三部四崗”的結構擬定實習學習方案、考核標準,根據競賽標準、崗位標準制定崗位實訓實施方案,不斷提高實訓環節教學質量,促進競賽水平不斷提升。
三是在社團活動中融入競賽元素。注重教學方法改革,以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為基礎,完善公共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社會實踐、社團活動五位一體的教育教學組織模式,形成具有突出實效的人才培養框架。2016年以來,學校立足競賽工作的開展,逐步構造了一個融教學、競賽、第二課堂、社團一體化發展的教育教學體系,力爭在教育教學中落實大賽的精神。如旅游類、交通類實訓課程與國賽標準、企業行業標準的對接;每年校內技能比武、校內全員化技能大賽等長效機制的實施,力爭在長效活動中消化大賽的精華;把賽項以第二課堂和社團的形式組織起來,拓展大賽效果,提供支撐活動長效開展的有效載體。
(作者系鄭州市財貿學校副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1月16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