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架好產教融合“立交橋”

—— 代表委員熱議如何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

發布時間:2024-03-10 作者:本報記者 歐媚 高毅哲 來源:中國教育報

   ■兩會關注·走在建設教育強國大路上·共繪新圖景

   “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要樹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線的大國工匠一批一批培養出來。”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把“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作為重點工作之一進行部署。

“實實在在把職業教育搞好”“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就需要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和吸引力,代表委員就此展開熱議。

    緊貼產業趨勢,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當前,傳統產業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壯大,新質生產力正在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連接最緊密的職業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既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更需要大批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全國人大代表、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馬玉霞在調研中發現,智能制造、節能環保、汽車、生物醫藥、關鍵基礎件等新興產業普遍出現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緊缺的現象。

緊貼產業發展趨勢設置專業,是提高職業教育適應性的應有之義。

“對接行業和區域發展戰略,我們正在推動專業動態調整,組建以軌道交通為一體,醫藥衛生、電子信息為兩翼,鐵路相關工種為N點的‘1+2+N’專業群,編制專業與新質生產力適配升級方案,培養智能高鐵運維等高端技能人才。”馬玉霞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建議,職業教育要形成對接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針對數智技術、綠色技術開設專業,形成人才鏈緊扣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

根據崗位需求變化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是提高職業教育適應性的必由之路。

“企業的智能化轉型亟須職業教育培養更多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數控技能大師周穎峰介紹,去年公司建成了一條活塞桿自動化生產線,這條智能化生產線只需一個人操作,但要掌握磨工、數控車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4項專業技能。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教務處處長王紅軍認為,職業教育要適應“無人工廠”等工況背后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高端性、復合型能力的要求。“我們在實訓中更加注重任務的綜合性,教學團隊由多個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組成,共同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王紅軍說。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必須向科技創新這個方向轉變,培養更多兼具創新型、知識型、技術型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蘇華說。

    破解堵點難點,建立高質量產教融合體系

產教融合一直是職業教育的“卡脖子”難題,涉及觀念、機制、政策、資金、資源等方方面面。然而,要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這是必須邁過的坎兒。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湖南傳出消息,將推動發改、財政、稅務等部門聯合制定本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實施細則,明確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操作辦法。除湖南外,也有一些地方出臺或即將出臺類似辦法。

細節、細則,對建立高質量產教融合體系來說,是最急需的事項。

民建中央向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提交《關于推進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提案》。提案指出,要加強職教混改法治保障,明確職教混改產權制度,完善多元共治管理體系。

“一定要進一步細化地方行政層面產教融合政策落實。”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許玲說,目前,部分地方行政部門對于產教融合的政策細則存在執行的“空白區”,如企業參加產教融合是否有減稅降費的優惠政策,如何支持產業學院落地等。“建議督促各地制定產教融合執行細則,把產教融合納入教育督導。”許玲說。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湖州太平微特電機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施文美呼吁,要盡快明確多元主體合作辦學的具體模式和權利義務,提升企業參與感和話語權,讓企業真正嘗到甜頭、得到實惠,破解融而不合、合而不深的頑癥。

去年,全國政協委員、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張運凱收到了教育部對他產教融合提案的回復。答復函表示,將以“一體兩翼”工作格局深化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產業結構,加速形成與市場需求相適應、與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模式,促進教育與產業互融共生。

“‘一體’即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兩翼’即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答復函讓我感受到國家推動職業教育產教‘雙向奔赴’的決心。我更堅定了履職盡責的信念和決心,將持續關注推動相關工作。”張運凱說。

完善職教體系,暢通多樣化成長成才路徑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盡管近年來國家重視職業教育、產業發展需要職業教育、民生就業離不開職業教育,但是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仍然有待提高。

不少代表委員認為,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的原因之一是還未能滿足學生多樣化成才的需求,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學生成長成才路徑在橫向融通和縱向貫通上還存在堵點,重中之重還是要完善現代職教體系。

完善現代職教體系,要進一步提升中等職業教育質量。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仁祥今年兩會尤其關注中等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問題。“事實上,只要質量上去,中職同樣受到熱捧。”王仁祥建議,一方面要提升中職質量,加快實施“雙優計劃”,提升關鍵辦學能力;另一方面要推進普職融通,積極探索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允許中職學生和普高學生學籍互轉,滿足學生多樣化選擇需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已經基本建立起“中職—職業專科—職業本科”一體化的職業學校體系,本科職業教育的發展,打破了職業教育止步于專科的“天花板”,提升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據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數據,當前,我國共有本科層次職業學校33所,2023年職業本科招生8.99萬人,比上年增長17.82%。

完善現代職教體系,還要做好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貫通培養。

王仁祥建議,加快建立實施“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制度,擴大中職學生升入本科的比例。施文美提出,應積極探索開展職業教育體系內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試點,為有意愿夠條件的學生提供多種就業、升學發展路徑,進一步提升學生學歷層次和技術技能水平。

“只有技能人才有出路、能成才、能出彩,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周穎峰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10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精品剧情v国产在免费线观看| 久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精品国内片67194| 久久精品嫩草影院|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永久精品ww47|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久热青青青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国模和精品嫩模私拍视频|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99在线观看精品免费99|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精品96在线观看影院|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