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抓立地式科技創新 促新質生產力發展

發布時間:2024-03-19 作者:賀星岳 黃金永 來源:中國教育報

高職院校要堅持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成果轉移轉化、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積極主動服務地方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教育鏈、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四鏈”深度融合,把人才紅利注入高質量發展進程,以“新”提“質”、以“質”催“新”,塑造更多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應有貢獻。

    高職院校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內在邏輯

服務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其概念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創新。20多年來,職業教育從量的擴張轉變到質的提升,國家對職業院校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要求一以貫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鼓勵職業學校聯合相關行業組織、企事業單位創建技術技能創新平臺,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高等職業教育屬于高等教育范疇,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是職責所在。高職院校通過深度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對接行業產業發展,服務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鏈發展,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職業教育是對接產業最緊密、服務經濟最直接的教育類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鼓勵職業學校搭建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在深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過程中,高職院校教師隊伍深入企業一線,與企業技術人員交流頻繁,對技術現狀、生產工藝革新等企業需求了如指掌,對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具備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能力,從而提升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培養高素質勞動者,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水平,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技能型社會,弘揚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高職院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使命,每年為社會培養輸送數百萬的高素質勞動者,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撐。

    高職院校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施路徑

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鏈發展。一是落實《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以應用研究為主攻方向,以服務行業企業技術改造、工藝改進、產品升級為重點,服務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創新體制機制,努力構建質量導向、實效導向的科研評價體系,突出為行業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產生實際效益在職稱評聘、崗位聘任中的高賦分,破除唯論文導向,激發教師創新活力。三是立足專業群優勢,充分發揮“雙師型”教師隊伍優勢,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組建學科交叉融合、信息共通共享的科技創新團隊,培育技術核心競爭力,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四是按照“政行企校”共建、共管、共享原則,聯合地方政府科技主管部門共同搭建地方產業技術中心,選派“科技特派員”深入產業集群對接技術需求,打通科技開發、技術創新、成果轉移鏈條,為行業企業提供技術咨詢與服務,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升級。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創新鏈發展。一是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辦法,保障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各方權益,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成果賦分,加大激勵力度。二是設置成果轉化職業經理人崗位,打造一支專門化的服務隊伍,面向區域重點產業和集群,開展知識產權研究,提供專業數據分析與服務,拓寬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三是探索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的內在規律,統籌高職院校實訓基地與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場地和儀器設備等資源,發揮“雙師型”教師特長,打造中試基地,對科研成果進行中間試驗,不斷研制出新產品的配方及生產工藝和樣品,起到科研和生產中的橋梁與紐帶作用。

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推動人才鏈發展。一是實施科研能力提升工程,推進教師“帶課題下企業”、企業“帶項目進學校”,引導教師緊跟產業發展步伐,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能力水平。二是實施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嚴格落實專業調研制度,及時掌握產業轉型升級和新技術變革現狀與發展趨勢,做好人才需求預測,參照職業教育新版專業目錄,積極拓展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密切相關的新專業,使專業人才培養能夠切實符合適應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需要。三是實施科研項目實踐育人,優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教師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將科技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和創新內容融入課程教學和實踐環節。推行“導師制”和“科研助理制”,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真實科研項目,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工程能力,把科研創新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

(作者賀星岳系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黃金永系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副處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19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7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精品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女|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2017国产精品自拍|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午夜国产人人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国产精品东北一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