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

發布時間:2024-04-04 作者:黃旭 來源:中國教育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科技支撐,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并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為推進“雙碳”目標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優化科研資源配置,夯實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根基。通過合理調配和充分利用科研資源,夯實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的根基,將是推動綠色低碳科技發展的關鍵。一是加強基礎研究?;A研究處于科研鏈條的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業大廈才能建得高。加強基礎研究,就要培育和支持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加快布局一批國家綠色低碳重大科技項目,把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為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二是狠抓關鍵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其掌握是確保我國綠色低碳科技領域自主研發能力的基礎。要以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為契機,鼓勵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共享資源,共同攻克關鍵技術難題,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三是加速成果轉化。綠色低碳科技成果需轉化為實際應用。應強化綠色科技創新與產業對接,全鏈條推進源頭減碳、過程降碳和末端固碳技術的示范應用,拓寬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渠道,加快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推動綠色低碳科技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跨越式發展。

推進制度建設,為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保障。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背后,是制度保障的日趨完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通過制度建設、用好政策工具箱,將為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動我國綠色低碳科技自主創新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一是完善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體系。堅持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發揮創新核心驅動作用,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形成以市場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及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新局面,推動“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二是健全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加強能源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推動能源的可再生和可持續發展,以更大力度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為綠色低碳科技提供穩定可靠的能源支撐。加強能源技術創新和裝備制造,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實現新能源與智能能源系統的融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安全可靠性,支撐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三是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立足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實現綠色生產。同時,加強監管和評估,確保在發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推動人才隊伍建設,激發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活力。實現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人才是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和用好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是以更好的平臺培養人才。人才培養是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礎。強化國家目標、市場需求和學科建設的聯系,著重加大對綠色科技創新、綠色技術應用、綠色經濟管理和綠色發展智庫等方面人才的培育,構建適應綠色低碳科技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態環境科技人才隊伍。二是以更大的格局引進人才。引進人才是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依托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培養選拔創新人才和團隊,加快吸引集聚國際頂尖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構筑集聚全球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建設全球人才高地。三是以更靈活的機制用好人才。人才隊伍建設是綜合性工程,培養、引進人才的最終目的是使用人才。通過建立長期穩定的科研經費支持機制,吸引更多優秀科研人才從事綠色低碳科技的基礎、應用研究,為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支撐。以更優服務和保障,鼓勵人才敢于創新、敢于挑戰,進而在綠色低碳科技領域取得更好的成績。

擴大國際交流合作,拓展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空間。國際科技合作是大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面臨封鎖打壓,越不能搞自我封閉、自我隔絕,而是要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蓖ㄟ^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融入全球綠色科技創新網絡,拓展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的國際合作,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目標,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一是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合作和平臺建設。加強與國際組織、跨國企業和國外科研機構等的合作,共同開展綠色低碳科技研究、技術創新和項目合作,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實現合作共贏。加快牽頭組織國際綠色低碳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構建具有國際性的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業標準體系。二是推動科技成果的國際化轉移和應用。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主動與國外企業和技術轉移機構開展合作,更好地將綠色低碳科技成果投放到國際市場,實現在國際領域的推廣,并通過技術授權和合作,實現科技成果的商業化和產業化,促進綠色低碳科技成果在國際市場的應用。三是參與綠色低碳科技議題制定和協商。積極參與國際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科技領域的國際會議和協商,推動建立全球綠色低碳科技合作機制和標準體系,共同應對全球性環境挑戰,提升我國綠色低碳科技的國際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為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作者單位系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04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 | 国产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久久99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久久99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国产精品bbwbbwbbw|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青青草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精品三级66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波多野结衣 |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