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許(化名)是江蘇省鹽城市開發區中學2020級學生,入學不久被醫院診斷為重度抑郁癥。學校妥善安排他留校住宿并采取針對性的關愛和幫扶措施。
打那以后,在近3年時間里,學校教師經常與小許談心交流、進行學業輔導,學校還聘請專家醫護人員給予心理調適。多方努力下,小許逐漸變得樂觀開朗,學習越來越專注,最終圓了大學夢。
小許不僅走出了心理疾病的陰霾,更收獲精彩的人生。這是鹽城豐富教育管理內涵,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讓每個學生都精彩”的縮影。
為實現“讓每一個學生都精彩”,鹽城堅持上下聯動,村、鎮、縣、市一起發力,堅持分層教學,完善多元服務的育人模式,堅持保障先行,優化升級教學設施。
鹽城以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為突破口,優化學生作業、優化學生在校時間。市屬新都路小學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作業設計,創塑“小小文化傳承人”特色作業。建湖縣教育局將勞動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完善學生作業結構,大幅度增加勞動教育內容,讓教育回歸生活,著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大豐區城東實驗小學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成立91個社團,涵蓋篆刻、繪畫、瓷刻等54個服務項目。
在鹽城東臺市,當地把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列為學生成長的“突出因素”,精心編制學校建設專項規劃,加強優質教育資源規劃布點和建設。近3年來,東臺先后投入12億元,新建和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8所,新增學位1.3萬個,其中投入9600萬元改造11所學校的數字化教學設施,投入6000萬元提升智慧教育裝備水平。目前,東臺98%的中小學創建為省、市智慧校園,8所學校成為江蘇省智慧校園示范校。
“教育管理內涵從‘關注每一個學生’拓展為‘讓每一個學生都精彩’,是引導教育工作者在抓好教育普及率的同時,實現學生有品質有個性的發展,這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鹽城市教育局局長鄭榮文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17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