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寧波市入選第二批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一年多來,寧波全力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立足“優質供給”核心,依循“綜合改革”路徑,落實“率先實驗”理念,交出了一份寧波答卷。
破題:正確理解綜合改革的含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寧波一直在思考,“教育強國,寧波何為”。寧波基礎教育雖然有自身優勢,但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需要通過綜合改革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優質教育的感知度和獲得感。擴優提質需要綜合改革,激發活力需要綜合改革,攻堅克難需要綜合改革,同頻共振需要綜合改革,我們試圖通過綜合改革滿足老百姓對優質教育的殷切期盼,真正實現“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
“綜合”不是簡單的改革要素疊加,而是強化頂層設計、進行整體規劃的系統革新。為此寧波出臺《甬有優學,共富先行 寧波市建設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實施細則》,著眼于“教育為共富奠基”的目標,努力建成和諧共進的高質量教育體系、融合共生的高標準育人方式及協同共建的高水平保障機制。
“綜合”不是單純的改革主體增加,而是集體發力、集中攻關的資源整合。2024年,寧波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聯合財政、編辦、人社等部門力量,構建教育系統牽頭、社會多元參與、相關部門聯動的綜合創新機制,全市普通高中新增學位8000多個,全面落實教育部普通高中擴優提質工作要求。
“綜合”不是單一的改革類型累加,而是目標交融、功能交互的機制創新。為創建“院士之鄉”科學教育國家實驗區,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格局,寧波市發布科學教育管理辦法和三年行動計劃,確立名校、名師、名課、名實驗室等“4個100”工作目標,構建大中小、家校社、線上線下三個一體化機制。
尋法:系統創新綜合改革工作機制
為實現全域推進、全員參與、全程監測目標,寧波市成立工作專班和十個專項行動小組,十大專項行動由市局分管局長和責任處室負責攻堅落實,做到系統謀劃與分工落實相統一。
建立市級實驗區、縣級實驗項目、校級實驗校(園)三級聯動機制,建立“10+32+100”(10項攻堅行動、32個改革領域、100個改革任務)數字化推進體系。確立一個區域為全域整體推進實驗區,各區(縣、市)教育局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推進12項實驗項目,確定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共51家中小學(幼兒園)為綜合改革實驗校(園)。
建成并啟動“寧波市建設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數字管理平臺”,有派發任務、亮點晾曬、經驗推廣三大功能,各項改革任務實現數字化閉環管理,形成各地爭先創優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共發布亮點經驗431條、動態信息718條,派發2544個任務。
收獲:綜合改革實驗成果有質有量
隨著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第一年建設任務的完成,寧波涌現了一批標志性成果,顯示出強大的“溢出效應”。
成果初顯,讓寧波綜改出彩出圈。2023年底,寧波作為全國地級市唯一代表在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現場會上作經驗介紹,并在中美基礎教育數字化發展研討會上作主旨發言。寧波市獲得了科學教育實驗區、近視眼防控實驗區、信息技術支撐綜合評價試點城市等一系列國家級改革試點項目。
實效惠民,讓寧波綜改可感可觸。寧波主動探索托幼一體化發展,2—3歲幼兒100%實現愿托盡托。學前教育省級普及普惠縣通過率達到90%,公辦園比例比2022年提高近10個百分點。有意愿入讀公辦學校的隨遷子女100%享受公辦資源,2023年全市隨遷子女入學總數達30.43萬。普高階段大規模增加優質學位,全方位推動普高多樣特色發展。
品牌引領,讓寧波綜改走深走實。全面推進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承辦全省首屆小學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現場會。在體藝勞競賽領域喜獲豐收。舉辦首屆“行為課程”建設高峰論壇,全國20多個省市64家幼兒園共同踐行“行為課程”理念。打響“院士之鄉”科學教育品牌,獲批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大力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2023年寧波學子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佳績。
(作者系寧波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19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