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注:“雙高計劃”五年間·山東篇
在首輪“雙高計劃”建設期間,濱州職業學院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改革激發活力,創新激活動能,實干激揚力量,人才培養能力、關鍵辦學能力和科創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扎根區域,學校與城市良性互動、美美與共。濱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學校發展,將“雙高計劃”建設納入全市“十四五”重點項目、年度重點工作,及時劃撥土地、撥付資金,給予專班服務、專項政策扶持,全力幫助解決難題。學校堅持“以服務贏支持、以作為贏地位”,出臺服務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和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方案,構建“251”服務區域發展工作體系,打造“政行企軍校”命運共同體,形成“一學院對接一園區”“一專業服務一名企”的協同發展格局,深度融入品質濱州建設。年技術服務到款額超7000萬元,校企共同研制的蔗糖菌種,支撐全球最大赤蘚糖醇廠商上市,首發募集資金36.86億元;校企聯合研發的滌綸長絲技術轉化產品2.4萬平方米環保紅地毯,鋪上慶祝建黨10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天安門觀禮臺。年社會培訓創收超5000萬元,連續為世界500強企業——魏橋創業集團舉辦培訓班29期,2950人受訓后成長為班組長和業務骨干。
融合聚力,專業與產業無縫銜接、同頻共振。堅持專業即產業,對接國家重大產業布局和濱州優勢產業集群,推動專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構建“244”雁陣型專業群布局,與領軍企業共建專業比例達到21%,與區域重點產業匹配度100%。堅持“入學即入崗”“畢業即就業”,創新“專項招生—雙元育人—定向就業”的招生與培養模式,與中鋁集團、海爾集團等668家企業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牽頭成立并實體化運行全國性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產業學院、現場工程師學院、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生產性實訓基地、虛擬仿真實訓基地40余個,開發SPOC課程1235門、數字化教學資源3.9萬條,學生在國家級技能大賽獲獎123項。
成效顯著,建設任務超額完成。學校新增建筑面積13.7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億元、博士38人。承擔10項國家級重大改革任務,取得2598項省級及以上標志性成果,其中國家級1310項。培育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各2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成立省級及以上科創平臺13個,獲省級及以上科技獎勵19項、發明專利300項,開展技術服務400余次,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2.09億元。獲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6個,開發國際化職業教育標準12個,輸出國際認證標準5套,參建海外職業技術學院6個,完成中資企業海外本土人才培訓4000余人次。
(作者系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02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