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聚焦優勢領域打造行業特色“單項冠軍”

發布時間:2024-07-08 作者:張福慶 來源:中國教育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創一流,但不能把高校人為分為三六九等,而是要鼓勵高校辦出特色,在不同學科不同方面爭創一流”。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行業特色高校應以此為指引,以“單項冠軍”為目標,聚焦優勢領域奮勇爭先,努力成為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和生力軍,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作出積極貢獻。

找準辦學定位,提升學校實力

辦學定位既是一所大學對于自身辦學類型和辦學道路的選擇,又是辦好大學的“定盤星”和“方向標”,對學校發展具有統領、引導作用。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行業特色高校的高質量發展定位必須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作為我國核工業第一所高等學府,東華理工大學始終堅持“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勢”的發展思路。經過68年的積淀,學?!皬姾藞髧钡某跣氖姑掷m彰顯,形成了覆蓋鈾資源勘查、采冶、乏燃料后處理、核設施退役治理、核廢物地質處置等多個領域,以及涵蓋核技術應用、放射化學、質譜科學、礦山測繪等內容的較為完備的涉核學科專業體系;建成了我國唯一覆蓋核燃料循環前端、后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全鏈條”體系,為全國核地礦系統輸送了數萬名核工業人才。

聚焦優勢學科,提高核心競爭力

在長期辦學實踐中,行業特色高校逐漸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優勢特色學科,這類學科是行業特色高校的立校之本,更是服務行業的根基所在。在國家“雙一流”建設大潮中,行業特色高校要集中有限的資源和力量打造優勢學科,與時俱進建設優勢學科群,使優勢學科不“失勢”、傳統學科不“失傳”,促進錯位競爭、特色辦學和多樣化發展。

近年來,東華理工大學堅持“學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強”的發展思路,把學校傳統優勢學科做強、把國家戰略急需學科做精,以優勢學科為引領,帶動和輻射其他學科建設,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帶動、多元發展、交融共進的發展態勢。學校積極搭建與辦學定位、辦學特色相匹配的學科群,建立了以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為“內核”、其他支撐學科為“外層”的學科生態體系。該學科已成功入選國家國防特色學科、江西省“十四五”高峰優勢一流學科,帶動學校工程學、地球科學、化學、環境與生態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近年來,學校還聚焦“雙一流”建設目標任務全面發力。學校斥資2.2億元建設“東華加速器中子源”科學裝置,獲批建設國防軍工領域“鈾資源探采與核遙感全國重點實驗室”,積極籌建“核技術應用”江西省實驗室,牽頭獲批“中國磷和硼礦床成礦機制與找礦預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先后在核地學領域獲得多項國家級獎項。

建好師資隊伍,保障人才支撐

行業特色高校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立足行業特色特點的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只有利用有限的資源和財力,切實做到精準引才、全面育才、科學用才、傾心留才,努力探索和創新師資隊伍建設機制,才能挖深人才匯聚“蓄水池”,凝聚高質量發展“原動力”。

近年來,東華理工大學圍繞特色優勢學科集聚人才,持續加大引進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力度。目前,學校特色優勢學科教學科研人員中獲得博士學位的比例已超過80%。學校重視集聚優勢學科方面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同時又積極推進“青年人才托舉”和“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大膽使用、放手培養優秀的青年人才。在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下,學校涌現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一批優秀教師,為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貢獻了強勁“核動力”。

深耕校園文化,傳遞精神火種

獨特的校園文化是破解“千校一面”育人格局的有效手段。行業特色高校要以“不言之教”的方式,凸顯其長期建設發展中承載的文化和精神,彰顯其獨有的氣質、品質和特質,讓一代代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暗示與感染,引導他們握緊身邊榜樣的“接力棒”,跑出服務行業發展的“加速度”。

多年來,東華理工大學熔鑄匯聚形成了特有的“核心意識、家國情懷;軍人特質、擔當奉獻;工匠神韻、勇于創新”核軍工文化。聚焦核軍工文化,學校定期開展海軍文化節、核科技競賽、核文化節、“感受核工業”夏令營等特色主題活動,并將特色文化融入學校的物化景觀中,讓全體師生在工作和學習中得到滋養。在核軍工文化的浸潤影響、感召激勵下,學校教師連續四屆獲評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形成了獨特的“東華理工現象”,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優秀學子。

深化合作交流,融入發展大局

產學研合作是行業特色高校的辦學優勢,也是行業特色高校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重要途徑。新征程上,行業特色高校要穩扎行業土壤,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產學研政合作,充分發揮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與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向同行。

近年來,東華理工大學積極發揮省部共建平臺優勢,主動對接服務國家國防科工局、自然資源部重要部署安排,全面深化與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等行業巨頭的戰略合作,在人才培養、平臺建設、項目合作、獎勵申報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主動對接服務江西省“1269”行動計劃重點產業布局,先后與江西省自然資源廳、南昌市政府等近20家廳局和地方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推進“鈾資源探采與核遙感全國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建設項目,加快打造國內首家“智慧核技術產業園”,謀劃建立東華理工大學贛江研究院,培育壯大以核技術應用和北斗應用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學校與撫州市合作建強東華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設立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中心,年均對外服務橫向項目立項經費屢創新高。2022年,學校位列全省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排行榜第四。

(作者系東華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08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京东|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国产av一区最新精品|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桃|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好吊操这里只有精品|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观看| 欧亚精品一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91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一|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蜜芽tv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麻豆|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91大神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