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注:“雙高計劃”五年間·廣東篇
自入選“雙高計劃”以來,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立足廣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實施“黨建引領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名師名匠智力驅動內涵提升,四鏈銜接構建產教融合體系,數字化賦能民主高效治理”整體戰略。學校著力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逐步形成“番職范式、灣區樣本、職教智慧”的特色品牌,助力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對接產業、持續優化,構建服務“制造業當家”的專業群發展格局。重點圍繞大灣區萬億級、千億級產業集群,對接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人工智能+”升級專業,打造10個國家級、省級高水平專業群。面向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升級打造工業機器人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等優勢專業群;面向大灣區特色產業珠寶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建筑業,數智賦能珠寶首飾技術與管理、建筑工程技術等特色專業群?,F有54個招生專業,與服務廣東省“制造業當家”的重點產業100%對接。
創新驅動、提質培優,深化以“五金”為引領的內涵建設。創新和深化“五金引領”的教育教學改革,建有“雙師型”教師培訓、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和示范性職教集團等4個國家級首批基地。連續兩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18門課程上線“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等;主編教材發行超500萬冊,被32個?。▍^、市)600余所學校選用。
“抱大樹、抱大腿”,協同推進“產教科”互促共融。學校抱大樹,與行業頭部企業、區域骨干企業、技術引領企業等共同搭建多功能平臺;抱大腿,以院士工作室等為載體,借力業界精英、技能大師等在內的創新智力和新質生產力。依托產教融合共同體、產教聯合體、產業學院以及41個國家級、省級、市級等科研平臺,組建跨界混編科技創新團隊,為灣區企業開展技術開發2400余項、技術培訓服務近8000人次、專利轉化110余項。
多措并舉、制度牽引,系統打造“名師+名匠”人才矩陣。學校確立“6789”人才隊伍建設戰略,系統設計和打造跨代、跨界的人才隊伍。穩步推進“雙百計劃”和“百名博士進企業”行動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19人、產業精英17人、博士99名,人才引育投入超億元。連續三年入選國家級教學創新團隊?,F有國家級教學名師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全國技術能手6人。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
引進來、走出去,做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先行者。學校入選“魯班工坊”建設聯盟成員單位,助力周大福等企業國際化產能升級。設立師生海外研習基地,形成聯合培養、海外實習等雙向交流機制。標準輸出,建設特色海外分院與培訓基地。在泰國、巴基斯坦等國建設海外分院、職業技能培訓基地(中心),開展“菜單式”職業技能培訓,輸出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等。
(作者系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09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