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線·暑假好時光
本報訊(記者 甘甜 通訊員 黃紫筠)“這里山好水好,近些年來旅游產業越來越紅火了!我們的非遺文化也被更多人了解?!痹诮麈脑词T村,查氏非遺釀酒傳承人邊說邊展示自家的酒釀。
探訪茶產業基地,深入社區基層,走訪黨員之家……暑假伊始,南昌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助力鄉村振興,共繪青春畫卷”社會實踐隊來到婺源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紫陽社區、武口社區,開展為期一周的實踐活動。
在藍冠噪鹛科普館,親身體驗到“護鳥興旅”的石門村生態環境條件后,隊員們紛紛感嘆,優良的生態環境,讓石門村人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之后,隊員們滿是好奇地來到綠洲源茶業有限公司?!敖涍^精湛的工藝加工,咱們采摘的新鮮茶葉被制作成綠茶、紅茶、白茶,出口到60多個國家,婺源可是咱們省茶葉出口第一大縣呢!”在制茶車間,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他接著向隊員們講述了茶產業的發展和“以茶富民”的鄉村振興理念。裊裊茶香中,隊員們感悟著婺源人民在鄉村振興之路上的奮斗歷程。
炎炎烈日下,紫陽社區成為實踐隊活動的下一站,在這里,一次別開生面的教育活動拉開序幕——防溺水知識趣味競答,“一元五角”“二十四點”等數學益智小游戲,社區的孩子們踴躍參與?!靶∨笥岩煤脤W數學哦,將來一定有大成就。”實踐隊員們鼓勵道。
“以前生活苦,現在很幸福!”武口社區有著66年黨齡的王奶奶和實踐隊員們親切交談,話語中洋溢著自豪與喜悅。針對社區老年人偏多的實際,實踐隊員以真實詐騙案例為切入點,為老人講解如何預防養老詐騙。宣講結束后,隊員們手把手幫助老人下載國家反詐App,筑牢反詐防線。
歷史的記憶在文物中體現,鄉村的發展在實踐中進行。隊員們還參觀了婺源博物館、城鄉規劃展示館,看著展柜里的文物,學習著鄉村古老文化,俯瞰婺源縣地理沙盤,感受著城鄉歷史的沿革。歷史與現實的碰撞,讓隊員們領略到傳統文化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魅力。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17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