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合肥工業大學搭建“一學院一中心、一系所一平臺、一團隊一企業”新構架——

“前店后坊”打開科技成果轉化新天地

發布時間:2024-08-13 作者:本報記者 方夢宇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在安徽省合肥市濱湖新區,有著一座占地127.8畝,總建筑面積18.7萬平方米的研發中心——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智能院”)。這座2021年1月投入使用的研發中心,集技術研發、教學實訓、辦公及生活配套功能為一體,現已匯聚20余個智能制造領域高水平科研團隊及100余個高新技術創業團隊,成為學校和安徽省、合肥市科技創新領域的一張亮麗名片。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提高成果轉化效能。

面對安徽省智能裝備產業、新型顯示產業、智能終端產業、智能語音產業、云計算和軟件產業等迅猛發展勢頭,2014年4月,在教育部、工信部、安徽省的共同支持下,由合肥工業大學與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智能院應運而生。

智能院常務副院長張曉安介紹,10年來,智能院已經形成了“一學院一中心、一系所一平臺、一團隊一企業”的“前店后坊”式科技成果轉化新構架,在推動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素質人才培養、高科技企業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創新合作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

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是隱匿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僅能通過藥物緩解而無法從根本上改善。利用非侵入性光生物條件手段,與現有藥物和手術治療技術互補,有望激發突觸與神經元生長,延緩抑制神經元退行性病變,修復受損神經元。

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雷聯合有關醫療單位深入開展光生物治療基礎研究,研制出非侵入性光生物治療儀原型樣機。在智能院“科技成果培育和產業化項目”的支持下,該成果即將開展臨床試驗,為探索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提供新醫藥、新技術。

在一批批科研成果無縫銜接走進企業、走向生產線、走入市場的背后,是智能院破除科技成果轉化阻礙的持久耕耘。

張曉安介紹,智能院系統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引導擁有成熟技術成果、穩定研發隊伍和明晰科研計劃的科研團隊,與有接納新技術能力和擴大生產需求的企業有效結合,按股份制合作模式共同創辦高科技企業,探索出了“共生”式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合作模式。這一校企“共生”式合作模式作為安徽省唯一的案例被科技部納入科技體制改革案例庫,成為合肥市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的重要標桿。

據統計,近年來智能院已累計投入資金5100余萬元,先后支持校內外科研團隊開展高水平科技成果培育、熟化與轉化項目134項,申請各類專利392項,授權190項。承接政府科技計劃項目及企事業單位委托類項目近300項,累計經費近2億元。

    抓牢關鍵環節,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過程服務

由合肥工業大學校友創辦的安徽布拉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雙軟企業。但在2015年創業初期,研發進度緩慢、經費緊張,一度讓公司創始人張文化深感焦慮。

為了幫助公司渡過難關,智能院一方面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重點項目”給予公司研發經費支持,另一方面,遴選出校內相關高水平科研團隊與公司開展產學研合作,并為公司量身定制了全過程服務方案,讓公司很快擺脫困境走上正軌,在軟件開發、機器視覺開發應用及自動化集成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為促進培育企業提質增效、快速發展,智能院構建起“平臺支撐—科技支撐—人才支撐—金融支撐—市場支撐”五位一體的科技企業培育體系,為企業提供“管家式”貼心服務。一方面,學校密切關注省、市、區各級政府最新科技產業政策,通過常態化組織高校企業一對一輔導、政策解讀、申報培訓等,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和資質創新;另一方面,學校還為企業個性化制定培訓課程,通過舉辦“新公司法”培訓、股權結構設計等多種類、多行業培訓講座和技術交流對接,持續提升企業人員專業素養和技術水平。同時,通過組織企業參加科交會、成果路演、產業融合對接會等活動幫助企業對接上下游產業鏈,打開更多對外展示窗口,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依托學校人才和技術優勢,智能院發揮第三方創新平臺作用,組建工業互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整合學校多學科交叉融合科研團隊、院內智能制造相關孵化企業及周邊合作單位,為行業和產業提供工業互聯網領域“診斷—設計—建設—服務”系統解決方案。近年來,學校先后為700余家企業開展診斷服務,精準發現企業真問題、真需求,并建立起“診斷服務驅動成果轉化”新路徑,促成合肥工業大學與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地200余家企事業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賦能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智能院已累計培育高科技企業172家,其中3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孵化企業累計營收超55億元;組建46個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累計組織百余個科研團隊為590余家規上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為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撐。

    聚焦產業需要,產教融合培養高層次人才

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專業2022級研究生李潤童,研二期間就常駐智能院,在入駐企業安徽合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參加了多個跨學科項目的科研實踐。在無人化智能農業采摘項目中,他所在的團隊綜合運用多種技術將深度相機、協作機械臂和末端執行器三者之間的通信傳輸串聯,成功實現導航避障及采摘功能。

“在真刀真槍的科研實踐中,我得到了校內導師和行業導師從不同的專業背景和學術視角的指導,在夯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我不僅錘煉出運用跨學科技能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更開拓了思維眼界。”李潤童說。

面對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對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新要求,合肥工業大學充分發揮新型研發機構平臺功能,通過校院企人才培養聯合體建設,推動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學術研究與創新實踐培養目標深度融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學校充分發揮智能院新型研發機構平臺優勢,聯動政企行校多主體資源,通過多平臺搭建、多模式實施,將理論學習與行業產業實際環境相結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探索“新型研發機構+”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全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近年來,智能院先后獲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省級創業研究院等一批創新人才培養平臺,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等企事業單位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8家,從高新技術企業遴選了40余名行業導師,發揮多主體協同作用,開展“雙導師制”研究生聯合培養,培養的4500余名研究生迅速成長為行業骨干。

《中國教育報》2024年08月13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99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66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久re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百花影院| 国产免费无遮挡精品视频|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 羞羞麻豆国产精品1区2区3区|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福利国产在线导航|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久久精品94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