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職業大學學生參加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飛機發動機拆裝調試與維修賽項。 學校供圖
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礎工程。近年來,福建持續深入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潛心培養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引導青年學生勤修一技之長,立志報效國家。
“掌握一門技能,打造一流產品,不僅是我個人的責任與使命,更是踐行工匠精神、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途徑。”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2022級退役大學生士兵潘財德,將部隊中學到的取芯鉆生產研發技術與學校所學知識相結合,成功研發出了一款高效、耐高溫、使用壽命長的金剛石取芯鉆。2023年,他將產品帶到了“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3)”,獲得國賽銅獎。今年暑假,他成立了一家金剛石取芯鉆研發公司,和團隊成員一直“泡”在學校,在教師指導下備戰“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
一段時間以來,漳州職業技術學院以創新創業大賽等比賽為重要抓手,以“三創”學院為基地,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創”,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3)”總決賽中,《運鴻科技——助力國際大循環,創業踐行絲路夢》項目經過激烈角逐,斬獲金獎。這是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在該項目上的歷史首金,也是福建省高職院校獲得該賽事的第一個國賽金獎。運鴻科技是該校2020屆優秀畢業生張釗的創業項目,項目成員為學校近三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學生。
大學二年級時,張釗創業開辦信息科技公司,成為一家專業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商。2020年,在學校的支持下,張釗把公司的店鋪運營項目引入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跟崗實習中。這支獲獎“天團”就孕育在這片實踐的沃土中。“通過校企合作,不僅讓學弟學妹在真實的跨境電商運營崗位上學習、鍛煉自己的專業能力,也為他們未來走進社會、適應社會提供了更多幫助。”張釗說道。
夢想可以很大,但開始的第一步總是很小。在學校的統籌下,指導老師、項目成員對商業計劃書、網評PPT、路演PPT、視頻等材料進行了上百次的修改,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團隊成員劉喆鍇表示:“我們追求的不是比賽獲獎,而是實現從1到N,拓展更多創業項目分支,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國際大循環。”
伴隨理念的更迭,職業技能大賽成了越來越多職教學生成長成才的大舞臺。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福建省選拔賽中,三明林業學校汽車美容與裝潢專業學生黃文慧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被授予“福建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代表福建省參加國賽,并最終在汽車噴漆項目中獲得優勝獎。
“比起書本上的文字,我更喜歡老師布置的實操任務。”黃文慧介紹說,在她剛接觸汽車美容與裝潢專業時,并不被身邊人看好。“他們覺得女孩子怎么可能吃得了汽修的苦,受得了涂裝的臟。”
汽車涂裝工藝是一項手藝活,不僅需要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更需要反復練習“手上功夫”。在最開始的原子灰攪拌過程中,黃文慧花了三周時間才得到指導教師的認可。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她成了參賽團隊里唯一的女選手。
畢業到企業工作一年后,黃文慧便在母校做起了兼職教師。繼黃文慧之后,該校汽車涂裝項目在福建省中職院校技能競賽中連續三屆取得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形成了“老帶新”的良好效應。
由于注重實操能力培養,技能大賽日益成為檢驗職業院校辦學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
福州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技能大賽為引領,將“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模式覆蓋到各個專業,使大賽真正成為教學改革的有力推手。在2023年福建省大學生人工智能創意賽決賽中,該校智能產業學院11支隊伍斬獲佳績,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在第十一屆“大唐杯”全國大學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大賽中,該校現代通信產業學院兩名學生榮獲全國一等獎。
胸懷技能報國的志向,不唯學歷而憑能力,八閩大地上活躍著一大批職教學子在拼搏奮斗中成長成才,彰顯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
《中國教育報》2024年10月15日 第0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