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蔣夫爾)在日前召開的新疆科技創新大會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彭蘇萍團隊牽頭組建,依托新疆工程學院等高校建設的首個新疆實驗室——天山實驗室揭牌成立。
據了解,天山實驗室立足新疆煤炭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針對新疆煤炭工業發展中面臨的重大科技問題,圍繞煤炭安全智能開采、煤炭清潔高效加工與利用、煤礦區水資源保護與生態修復、煤炭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煤層氣資源勘探與高效開發等方面開展研究。目前,天山實驗室有6位煤炭領域的院士加入。
在彭蘇萍看來,努力攻克新疆煤炭產業鏈發展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把天山實驗室打造成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煤炭科學技術平臺,是新疆煤炭產業邁向規模、安全、智能、高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
彭蘇萍表示,要把煤炭的高效安全綠色智能開采技術,在新疆進一步充分發揮出來,要打造千萬噸以上的井工煤礦現代化的開采技術與裝備成套系列,在露天煤礦打造5000萬噸到1億噸的高效、安全、綠色開采的相關技術裝備。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26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