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湯媽媽和孩子“炫酷水木燈”的實驗現場讓家長和孩子們贊嘆不已;六年級學生黃凱澤的“感應電子炮”吸引了所有在場觀眾的注意力,大家紛紛為這件發明作品點贊……這是近日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楓樹山小學舉行的“科學發現報告會”現場的一幕。這一特色科學活動在該校已有20多年的歷史。
“這種項目式學習方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素養,還增強了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使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成長。”雨花區楓樹山教育集團總校長、楓樹山小學黨總支書記張洪波表示。
推行項目式科學實踐是楓樹山小學唱好科學教育“五字訣”中的特色做法之一。近年來該校以科技之“楓”創享未來,讓科學“活起來”“玩起來”“研起來”“創起來”“聯起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
為了讓每一堂課都充滿生機與活力,讓科學教育“活”起來,學校強調因材施教,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在科學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同時,學校基于探究實踐,構建科學育人活動體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伴隨著《西游記》的音樂,教師把熱水倒入干冰中,容器里立刻升騰起煙霧,這引起了孩子們的一片歡呼。前不久,一場“干冰秀”拉開了本屆科學嘉年華的帷幕。這是楓樹山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學校每年舉辦主題多樣的科學嘉年華,內容涵蓋種植養護、機器人技術、太空探索等,激發不同年齡段學生在科學探索中“玩”起來。
據介紹,楓樹山小學在科學教育方面注重人才的選拔與培養,構建了“三位一體”的培養機制,確保學生在科學創新方面的全面發展。學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配備專業的科學教師,設立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創”起來。
家校聯動,科學資源“聯”起來。為了實現全面科學育人目標,楓樹山小學積極與家庭和社會合作,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學校邀請科技專家和專業機構進校園,開展科普講座和科技社團活動。同時,通過引入校外資源、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豐富學生的科學教育經驗。
目前,該校已與湖南省科技館達成館校合作,共同推動科普資源開發、匯聚及應用。后續雙方將共建館校合作科學教育基地,同時共同實施科技館進校園、實踐課出校園等項目。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16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