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查看相關報道 掃碼查看相關報道 掃碼查看相關報道
2025年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共命制全國一卷、全國二卷兩套高考語文試卷。
今年高考語文試題有哪些特點和亮點、反映了怎樣的命題趨勢?記者采訪了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題專家(以下簡稱“命題專家”),對2025年高考語文試題進行評析。
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價值引領
梳理今年的語文試題可以發現,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2025年高考語文將深厚的家國情懷以貼近現實、貼近考生的方式,生動地呈現在試卷之中。
“試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的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領,注重基礎考查,著力思維賦能,彰顯學科優勢,促進學生成長,充分發揮高考的正向引導作用。”命題專家表示。
比如,全國一卷閱讀Ⅱ的兩個文本,引導考生不忘歷史,從民族和國家浴火重生的歷史中汲取經驗和力量。文本一選自作家老舍所著長篇小說《鼓書藝人》。小說講述了鼓書藝人方寶慶等人在抗戰中流亡播遷的遭際。文本二選自《我為什么離開武漢》,節選的是老舍自述以文報國志向的部分。兩個文本能夠讓考生體驗抗戰中的艱難困苦,體會老一輩作家的愛國熱情和家國情懷,從而增強在新時代擔負歷史重任的使命感。
“同時,試題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中精心取材,挖掘其中蘊含著的強大感召力的‘文化密碼’,在考查語文能力的同時,實現對考生的精神浸潤。”命題專家舉例,例如全國一卷閱讀Ⅳ選取北宋王安石的七律《元珍以詩送綠石硯所謂玉堂新樣者》作為閱讀材料,旨在加深考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夯實語文基礎,彰顯學科特色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2025年高考語文試題致力于引導一線教學用好統編教材,提高課堂質量;引導學生重視課堂學習,對課內教學內容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扭轉機械刷題、以練代學的不良習慣。”命題專家說。
因此,2025年高考語文試題重視基礎知識和能力的考查,積極銜接國家統編語文教材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把握語言文字的特點和規律,增強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自覺意識。
例如,全國二卷閱讀Ⅰ由兩則材料組成,材料一摘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努力克服不良文風 積極倡導優良文風》,材料二摘編自陳望道的《修辭學發凡》討論“消極修辭”的部分,一則側重倡導求真務實的價值觀并提出改進文風的具體舉措,一則側重消極修辭問題的學術探討,二者搭配,能夠有效考查考生的信息轉化能力和分析能力。
由此可見,這些特點既是對往年命題思路的延續和發展,也是未來高考語文的發展趨勢之一。
聚焦思維品質,激活創新潛能
隨著人工智能在人們生活、學習、工作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人機協同解決實際問題成為考生未來需要掌握的技能。
“要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就需要培養學生敏銳的問題意識,引導他們形成系統化、結構化的思維方式。”命題專家表示,2025年高考語文試題重點考查辯證思維能力,要求考生從多個視角觀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中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并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不同方法,從整體角度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例如,全國一卷閱讀Ⅲ由四段材料組合而成,四段材料分別選自《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劉向《列女傳》、韓嬰《韓詩外傳》和崔述《考信錄》。試題既需要考生在讀懂文言材料的基礎上綜合材料、提取信息、歸納觀點,又引導考生學會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總覽全卷,專家們總結出三大特點:一是激發問題意識,培養邏輯思維;二是注重綜合分析,發展辯證思維;三是鼓勵開放探究,增強創造思維。
“2025年高考語文試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在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基礎上,強化思想引領,鼓勵思維創新,切實履行為國選才的職責。”在總結2025年高考語文試題時,命題專家說。本報北京6月7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08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