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熊杰)近日,集美大學航海學院大一學生方越陽與企業簽約,提前三年確定畢業后的就業去向。航海學院共有209名大一學生參加了學校與國內多家航運企業聯合實施的“卓越工程師2.0”培養計劃面試。他們分別與27家企業簽約,提前被企業“預定”。
“卓越工程師2.0”培養計劃的學生為何如此“搶手”?這得益于集美大學的“雙導師”培養機制。從2018年起,該校實施“校內船長+企業船長”的“雙導師”培養機制,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為學生規劃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制定培養方案。
在集美大學,“卓越工程師2.0”培養計劃采用“3+1”模式,學生要在前三年學完大學四年的所有理論課程,大一下學期與合作企業進行雙向選擇,簽訂定向培養協議。大四時,學生進入相應企業,上船實習一年。在一年實習期里,學校和企業通過配備“雙導師”,全程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學校和企業制定明確的“見習實踐”要求,讓學生必須“實打實”在船上工作和學習。
最近,集美大學航海技術專業2021級學生陳嘉恒即將入職中遠海運船員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他對這家公司并不陌生,因為他已經在該公司的船上實習了一年。該公司船長陳潘是陳嘉恒實習期間的校外導師。他按照公司和學校的教學培養大綱,根據船上的具體情況,細心為陳嘉恒制定實習計劃,通過一線航海實踐,讓陳嘉恒把學到的專業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具體實踐中。一年來,在陳潘的規劃和指點下,陳嘉恒進步很快,得到該公司認可,最終順利拿到“入場券”。
“我們在大學期間已經簽了協議,有更清晰的職業規劃,大學期間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習期間積累的實操經驗,讓我們在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時,少了一份忐忑,多了一些信心!”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專業2021級學生劉濤說。
集美大學實施“卓越工程師2.0”培養計劃以來,已與25家國內知名船員管理公司、船東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779名畢業生實現100%行業內就業。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21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