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改革現場 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綜合改革試點進行時
本報訊(通訊員 陳曉云 廖瑜婷 記者 黃星)在今年舉辦的福建省第六屆中小學教師教學大賽中,漳州市取得歷史最好成績:獲一等獎人數居全省第三,5個學科首次斬獲省級一等獎,漳州市教育局首次獲得優秀組織獎。
就在2024年底,漳州市教育局組織專家對在職在崗的3000多位歷屆中小學名師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92名教師被取消名師稱號,包括2名省級學科帶頭人、2名市級研究型名師、32名市級學科帶頭人、56名市級骨干教師。
“獲獎”與“取消”這兩個反差明顯的關鍵詞背后,都與漳州市推行的一項名師管理改革舉措有關。
改革前,按照慣例,在漳州的名師評選工作中,名師稱號一旦被認定,伴隨終身,不管此后能不能夠勝任,都按所獲稱號給予待遇和獎勵。“因此,不免有些名師評上后‘躺平’——工作上不再挑重擔,慢慢失去進取心。”漳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陳坪松說。
2023年,漳州市教育局出臺《漳州市中小學名師管理辦法》,破除了“一評定終身”的弊端,打通了名師“能上也能下”的通道,提出對所有已確認名師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從德、能、勤、績4個維度進行全面考核。考核優秀者繼續保留名師稱號;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名師稱號。
在漳州市教育局局長盧炳全看來,名師要發揮“領頭羊”作用,不僅要在一線課堂教學中穩扎穩打,提升教學水平,而且要能充分發揮示范幫扶作用,輻射帶動全市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在2023年出臺名師管理辦法后,2024年該市教育局又出臺《漳州市中小學名校長管理辦法(試行)》,按照“教育思想領先、教學業務精通、管理能力高超、辦學實績突出”標準,分優秀、稱職、不稱職3個檔次對名校長進行考核。對于不履行職責、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名校長資格。
漳州第一中學副校長吳攀表示:“只有深入一線教育教學,認真開展‘傳幫帶’,加強教育科學研究,才能匹配名師之‘名’。”
值得一提的是,該市教育局用發展和關愛的眼光對待被降級的名師、名校長,鼓勵他們通過下一次的考核恢復稱號。兩份文件均提出,對考核不合格的,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將幫助其認真分析原因,加強分類指導,做好跟蹤培養,確保這部分人員專業發展不掉隊。
“改革目的在于破除‘一評定終身’的弊端,打通名師‘能上也能下’的通道,督促名師帶頭弘揚教育家精神,成為真正的研究型名師,更好地釋放教師的創新活力,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為漳州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貢獻教育力量。”盧炳全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11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