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邁轉交給父母的一張七寸黑白相片。資料圖片
人民大學師生在陜北公學舊址重溫毛澤東同志為陜北公學成立題詞。學校供圖
■弦歌 回望抗戰烽火中的大學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系列報道
我們的傳家寶
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決定在延安創辦陜北公學。一時間,海內外進步青年和愛國人士,如潮水般紛紛涌向這座陜北小城。愛國華僑孔邁就是其中之一。
“七七事變”爆發后,當時僑居蘇門答臘島的孔邁,在時代的感召下,無法安然置身事外,決意歸國抗戰。
1938年6月,19歲的孔邁瞞過父母,為抗戰北上。途經香港時,他用即將到來的“七七事變”一周年紀念日作為落款時間,并以母親對自己的愛稱“明兒”署名,在一張7寸黑白相片背面寫下:“媽:把我獻給祖國吧。”他托人將相片轉交給尚在蘇門答臘島的父母。
雖然只有寥寥數字,這封家書卻飽含著孔邁對當年與家人不辭而別的愧疚和報效祖國的決心。無懼生死,跋山涉水、跨越險境也要到延安去。把自己獻給祖國,是孔邁和無數革命青年的錚錚誓言。
歷經一個月,孔邁抵達漢口,后被分配到陜北公學分校。
從陜北公學畢業后,孔邁與溫濟澤、丁一嵐等一批陜公師生一起逐漸成長為新聞戰線的中堅力量,他先后成為膠東《大眾報》和新華社膠東分社特派記者,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作了大量報道。
直至母親去世,孔邁也未能與母親相見。年少執意離家,他把一生都獻給了自己的祖國,一如照片背后的誓言。
時光荏苒,如今改天換地。這封特別的家書在今天依然感動、震撼和激勵著一代代人民大學學子。
本報記者 王強 房子芯 采訪整理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11日 第0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