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樹人”為根,以“經世致用”為魂。山東大學管理學院秉承“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以“根植齊魯、服務中國、影響世界”為愿景,首創以“知行智聯·動態適配”為核心理念的研究生培養體系,通過“核心價值—課程生態—學習模式”自主知識供給體系、“虛擬環境模擬—真實管理案例”雙軌實踐體系、“需求—場景—能力”動態適配的管理人才智能導航系統,嘗試破解數智時代管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知識供給與產業需求脫節、實踐能力培養的場景化與系統性缺失、個性化發展路徑與動態適配機制缺位”三大核心痛點,形成了管理教育改革的“山大方案”。
構建“核心價值—課程生態—學習模式”并舉的自主知識體系,實現從“知識傳授”到“問題驅動”的范式突破。學院一是立足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緊扣“國之大者”需求,開設“儒家商道”特色專題,強化“義利合一”“經世濟民”文化賦能,實現價值引領與國家需求的同頻共振。二是構建“管理理論—數字技術—產業痛點”動態知識圖譜,打造“管理+數字技術”課程矩陣,培養學生復合管理能力。三是創建“問題驅動—智能引導—即時應用”學習新模式,引導學生在解決真實企業管理難題中實現知識內化與能力躍升。學生主導的“三零小院”扶貧項目入選教育部精準幫扶典型案例;畢業生進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企業占比達46%,100余名畢業生赴西部、基層和國家重點行業領域就業并受到學校表彰。
打造“虛擬環境模擬—真實管理案例”雙軌實踐體系,實現從“技能訓練”到“戰略思維鍛造”的能力升級。上軌“虛擬環境模擬”,通過模擬不確定環境下企業戰略調整、危機應對等復雜管理情境,培養學生在不確定性中的決策能力。下軌“真實管理案例”,打造“企業命題—學術攻堅—方案實施”閉環模式,精準打通產業需求向科研課題的轉化通道。近4年,學院累計有4項案例入選“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6項案例獲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題案例立項;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20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校企合作課題達183項,與蘭劍智能共建的管理學科數字孿生實驗平臺年均優化生產方案32項,累計實現降本增效超8600萬元,形成了“場景賦能—能力進階—價值創造”的閉環模式。
研發管理人才個性化發展智能導航系統,實現從“標準化培養”到“一人一策”的精準育人。學院與中國知網合作,首創“需求—場景—能力”動態適配的管理人才智能導航系統,實現“需求精準匹配、能力動態畫像、路徑智能推薦”三大核心功能。系統整合企業發布的戰略管理、運營管理等崗位需求和學生職業發展目標,構建管理人才多維能力畫像模型;通過采集學生在知識學習與管理實踐中的行為數據,實時評估戰略思維、決策力、領導力等核心管理能力;基于能力差距分析與目標匹配算法,動態生成個性化發展路徑,精準推薦知識模塊與管理實踐項目。目前,系統已對接20余家合作企業,覆蓋1272名研究生,實現對90%以上學生能力短板的精準識別和針對性提升。
“三高聯動”打造數智時代管理學研究生實踐育人新范式。作為學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抓手,“知識—實踐—系統”三位一體培養體系立足國家戰略需求,以系統化頂層設計為統領,以協同化實施路徑為支撐,以立體化育人場景為載體,構建了特色鮮明且具有示范價值的人才培養新范式,形成了“高質量培養—高水平創新—高效能轉化”的研究生教育良性循環新生態。歷經十年實踐探索,該體系在育人質量提升、教學模式創新、產教深度融合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不僅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更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相關經驗已在全國10余所“雙一流”高校進行示范推廣,充分彰顯了人才培養的示范引領價值和輻射帶動效應,為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作者系山東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03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