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兒童智能手表憑借定位、通話、社交等功能,成為許多家長為孩子配備的“安全神器”。然而,隨著功能不斷迭代升級,這些手表在為孩子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易引發隱私泄露、沉迷社交、視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與此同時,市場上功能日益花哨的產品也讓不少家長陷入難以選擇的困境。如何讓兒童智能手表回歸本位,讓其成為真正守護孩子的“安全表”?
1 科學選購:聚焦安全本位,減少功能冗余
選購環節是規避兒童智能手表風險的第一道防線。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博士徐文靜表示,兒童智能手表的“初心”是保障安全,實時定位與即時通話兩大功能本可在滿足家長看護需求的同時,避免孩子過早接觸互聯網。但是,在商業利益驅動下,部分產品堆砌娛樂功能,偏離了設備的核心價值。
“手表應是了解孩子行蹤、方便聯系的工具,適當增加趣味功能開發智力尚可,但過多復雜功能只會適得其反?!痹谏綎|省壽光世紀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王永亮看來,家長要切實擔負起購買篩選和及時監管的責任。
基于此,家長在為孩子選購智能手表時,需把握三方面原則。
其一,優先核查安全資質。王永亮建議,家長應仔細辨別產品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務必從官方正規渠道購買,避免買到劣質產品。其二,聚焦核心功能。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谷傳華指出,家長需明確自身需求,優先挑選符合孩子成長階段的產品。其三,關注管理權限。徐文靜表示,應選擇提供應用安裝、使用時間控制、社交管理等權限的產品,方便家長管理。
2 合理使用:家校協同引導,劃定使用邊界
即便選對產品,若缺乏合理的使用引導,兒童智能手表仍可能成為“成長隱患”。
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存在深夜躲在被窩用手表聊天、頻繁刷“好友圈”等問題,不僅影響視力,還干擾正常學習生活。對此,王永亮強調,需通過家校協同,為孩子劃定使用邊界,培養科學的使用習慣。
從家庭層面來看,家長需承擔起日常監管責任。
徐文靜建議家長定期檢查孩子手表的使用信息,“及時發現陌生好友添加、異常充值等問題,同時引導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拒絕因手表品牌、功能產生的攀比心理”。
同時,還需警惕“過度監控”帶來的問題。谷傳華表示,持續無邊界的“監控”會讓孩子時刻感到被注視,尤其容易引發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懊鎸Σ煌挲g段的孩子,管理方式應有所調整——小學階段可多溝通使用情況,青春期則需傾聽孩子感受,在尊重與引導間找到平衡。”
學校的管理同樣不可或缺。
王永亮認為,學校需通過制度規范與安全教育,幫助學生建立科學使用意識。一方面,可采取“家長申請+進校統一保管”的模式,既滿足家長對孩子安全的關注,又避免手表影響課堂秩序;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班會、安全教育課、心理課等方式,向學生普及智能手表使用風險,以此提高學生的自律意識、預判能力和防御能力,讓學生明白何時能用、如何正確用。
3 完善標準:多方合力監管,規范行業發展
兒童智能手表的規范,離不開明確的行業標準與嚴格的監管措施。近年來,相關部門雖已出臺多項政策,但市場仍存在功能堆砌、信息安全等問題,需要監管部門、企業、家校進一步形成合力,推動行業規范發展。
從監管層面來看,強制性標準的出臺與落地是關鍵。2022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的國家標準《兒童手表》,覆蓋定位性能、電磁輻射、信息安全等關鍵指標;2024年3月,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組織制定的《兒童智能手表個人信息和權益保護指南》實施,進一步要求企業為家長提供應用安裝、社交控制等管理功能;2025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征求《兒童手表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意見,明確提出“手表不可預置游戲、小說等娛樂導向應用”“支持設置使用時長和時段”“禁止手表端充值”等要求。
徐文靜認為,將推薦性標準上升為強制性標準,能從源頭減少風險,“政府和相關機構需加大抽查力度,對不符合標準的產品堅決下架,對違規企業依法從嚴處置,形成有力震懾”。
企業作為產品供給方,更需主動承擔責任。徐文靜指出,部分兒童智能手表內置軟件及內容質量無保障。對此,“企業應主動給智能手表‘做減法’,除基礎功能外不內置過度娛樂化應用,同時建立完善的內容審核機制,開啟不良信息過濾功能”。
此外,家校的監督與反饋也是推動行業完善的重要力量。家長可通過消費者協會、市場監管部門等渠道,反饋產品使用中發現的問題;學??啥ㄆ趨R總學生使用情況,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形成“監管部門定標準、企業守規矩、家校提建議”的良性循環。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06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