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青年說

發布時間:2025-09-08 來源:中國教育報

劉海明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新聞回放

  近年來,以DeepSeek、ChatGPT等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席卷全球,深度融入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正在改寫著人類的思維模式、教育方式。但當下AI技術發展,也存在數據偏見、算法幻覺、邏輯偽裝等缺陷。如何系統強化批判性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形成多元分析視角,提升對信息的理解、判斷與反思能力,用好AI技術,受到更多的關注。

  主持人語

  人工智能時代,人們的工作學習方式成為人工智能技術塑造的對象。AI的自動化寫作和智能問答等功能,可以解決工作、生活中的不少困惑。有的人逐漸養成智能依賴的習慣,有的人則對AI產品產生抵觸情緒。認識人工智能技術的內涵邏輯,了解它的運行原理,以恰當的方式運用AI,才能使其成為自己工作、學習的良師益友,讓AI真正服務社會,造福人類。

  擁抱AI,但要守住思考力

  吳雨純

  人工智能時代,各種智能工具正在深度改變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便利的背后,也有人擔憂:青年是否會因依賴AI技術而失去獨立思考的鋒芒?如何理性對待人工智能技術,成為青年必須直面的問題。

  面對人工智能,青年應當保持開放而審慎的姿態:開放,意味著勇于接納新事物,把AI當作拓展視野、提升效率的工具;審慎,則時刻提醒我們,AI并不完美,它可能帶來偏見與幻覺,更不能替代我們理解與判斷世界。青年要敢于用AI拓展視野,但始終要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而非被技術牽著走。

  守住主動權,關鍵在于不能丟掉思考力。思考的獨立性,是不被算法裹挾的前提。AI的答案往往基于計算,看似合理,卻可能暗藏謬誤。當人工智能可以在幾秒鐘里生成一篇“完備”的新聞稿時,其中或許夾雜虛構的來源與失真的細節。若我們缺乏獨立思考,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被虛假新聞所裹挾。甄別真偽、探尋因果的能力,始終需要靠自己的頭腦來獨立完成。

  思考的創造性,是人類區別于機器的根本。AI擅長模仿和生成,卻難以真正創造。AI可以生成成百上千個相似的旋律,但它寫不出《黃河大合唱》那樣承載民族精神的樂章。AI可以梳理和歸納既有的學術研究,卻難以提出能填補研究空白的學術問題。真正的創造,常常來自對未知的發掘。青年要學會在AI提供的框架之外,探索未被覆蓋的領域。

  思考的人文性,是讓技術有溫度的基石。AI可以提供龐大的信息,卻無法替代價值的抉擇。面對社會議題,它也許能精準算出一條線路的成本效益,卻算不出重慶“背簍專線”所承載的人文厚度與生活希望。人文關懷讓技術的船只不致偏航,也讓我們的判斷始終帶著溫情。唯有保持對社會、他人和未來的關切,才能讓思考不失赤誠,得以落地生根。

  人工智能時代,便利與效率唾手可得,但真正決定未來走向的,仍然是人的思考與選擇。青年不能因工具的強大而迷惘,更不能因過度依賴而懈怠。唯有不斷錘煉思考的獨立性、創造性與人文性,青年才能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走得更穩、更遠。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碩士研究生)

  趨利避害,用好AI這根“登山杖”

  徐思凡

  “遇事不決問AI”是青年群體的習慣性求助方式。但倘若形成智能依賴,降低的則是自主工作學習能力。對于青年人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好比“登山杖”,應該讓它在該發揮作用的地方彰顯技術的力量,而不能“杖不離手”。

  攀登知識高峰,貴在善用AI來“省力”。憑借強大的信息檢索與整合能力,AI工具能高效梳理繁雜信息,并構建清晰的知識圖譜。但若一味接受其推送的“標準答案”,青年人很可能陷入“便利性陷阱”——趨易避難,惰性滋生,思維活躍度不升反降。真正聰明的做法是讓AI負責基礎性、重復性的資料整理,同時養成溯源核查的習慣,從而省出更多精力投入深度思考與判斷決策。真正做到AI為我所用,而非被AI牽制。

  另一方面,我們應當經常反思:“是我在用它,還是它在‘用’我?”若發現自己逐漸失去獨立搜索、自主判斷的興趣,就該適時放下“登山杖”,鍛煉自己的“思維腿力”。

  青年人還應學會調節“登山杖”的“長度”,根據自身認知發展階段和具體任務,動態調整AI的使用方式。對此,學校可以開辦AI素養課程,針對初階、進階、高階使用者傳授不同策略:初階學習撰寫有效提示詞;進階學習如何選擇性地接受AI輸出的內容;高階則可利用開源算法進行二次開發,使這把“登山杖”更加適配于攀登者的思維成長軌跡。

  面對新技術,青年人既不能因噎廢食地抵御技術浪潮,也不能毫無警覺地沉溺于“算法便利”,當以批判性思維為根基,在人機協同中保持自身的主體性。

  (作者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教育何為

  王鵬

  身處AI時代,我們時常面臨著知識過載、算法黑箱等挑戰,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變得尤為必要。作為AI技術應用的重要場域,學校尤需主動作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學生尤其是大學生當中,越來越頻繁地使用AI完成作業、論文、報告……高校若對其使用AI沒有合理的限制,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教育問題和社會問題。因此,高校應明晰界定AI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輔助地位,對學生盲目使用AI生成內容完成作業或測試等行為說“不”,并限制其在發散性、創造性任務中對AI的濫用。尤其在科研學術誠信方面,高校要“守土有責”,應要求學生在使用AI生成內容時明確標注其出處,以保證學術研究的嚴謹性與真實性。

  AI浪潮之下,保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關鍵還是在教師,教師隊伍因應時代變化進行“迭代升級”很重要。在高校內部,應鼓勵教師、師生之間討論AI對教育的倫理影響,正確引導青年認識AI生成結果,提升獨立思考能力。

  當然,獨立思考能力不能等到上大學再培養,做好大中小銜接非常重要。尤其在基礎教育階段,是青少年各項思維能力發展的黃金期,教師應當多以現實社會問題進行教學啟迪,幫助和引導他們培養發現并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

  (作者系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08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拍拍 | 好吊妞这里有精品|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完整版|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欧美 |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 91精品国产91| 亚洲精品高清久久|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夜夜春夜夜爽久久小|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91嫩草亚洲精品|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