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中的規劃和建設應轉變盲目追求“超大校”“大規模”的外延式擴張思路,轉向注重質量和效率的內涵式發展
■振興縣中,不能簡單地依靠加大投入總量,而應合理確定規模、補齊突出短板、加強統籌管理
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開展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行動。會議指出,要科學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推動縣域普通高中建設,適應城鎮化進程和人口流動趨勢,前瞻布局、遠近結合,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多措并舉增加學位供給。
縣中建設,不僅關系千百萬農村學子的成長成才,關系社會對縣域教育的信心,也關系縣域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走向,影響教育強國建設進程。近年來,國家出臺系列專項政策,應對縣中生源和教師流失、基礎條件薄弱、教育質量有待提高等突出問題,促進縣中發展提升。
實現縣中振興,要下好資源配置優化棋。面對城鎮化進程和人口流動趨勢,縣中的規劃和建設應轉變盲目追求“超大校”“大規模”的外延式擴張思路,轉向注重質量和效率的內涵式發展。必須根據縣域的人口規模和流動趨勢,特別是高中學齡人口的變化及其城鎮化水平,縣中的地理位置和學校整體布局,地方財政能力等因素,進行科學、前瞻的測算,避免資源浪費、學位短缺或學位過剩。
資源配置的優化要聚焦補齊縣中發展短板。堅定不移保障縣中發展的投入,是振興縣中的前提和基礎。只靠投入,不一定能辦好縣中,沒有投入,縣中肯定辦不好。優化經費投入的方式方法,補齊縣中發展短板,方能為縣中發展提供可持續的公共投入保障。一些地區縣中教育整體投入不足,可以借鑒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做法,建立完善中央與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機制,適當提升縣級以上公共財政投入占比,逐步縮小省際縣際差距。省、市兩級加強對欠發達縣區縣中經費投入的統籌保障,確保縣中生均公用經費足額撥付到校。考慮物價指數和人力成本的變化,應統籌測算高中教育成本,建立完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和學費標準定期動態調整機制,適時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水平。要按照高考綜合改革、新課程實施的要求,深入實施縣中標準化建設工程,全面加強縣中校舍建設、教育信息化、實驗室設施、圖書配備等條件保障。在規模投入的基礎上,要靈活運用項目投入、要素投入等經費投入方式,適應城鎮化進程和農村高中學齡人口流動趨勢,順應縣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
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要強化對資源的統籌管理。面對優質教師資源、優質生源流失的問題,要強化統籌,從更高層面的省級或市級政府對這些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協調和調配,打破資源壁壘和分散格局。當前,縣中校長隊伍整體上存在年齡偏大、任職時間過長、梯隊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下一步,需要根據普通高中校長任職條件和專業標準,結合年齡、專長、經歷等因素,進一步優化縣中校長人才庫,統籌縣中校長人選儲備和交流機制。
教師是振興縣中的關鍵力量,要增量和存量思維并用,全面提升縣中教師隊伍質量。首先,繼續落實好面向縣中教師隊伍補充和建設的定向培養專項計劃。其次,建立縣中優秀人才崗位津貼制度。可以在縣中設立一定數量與編制和職稱掛鉤的優秀人才崗位。再次,發揮好縣中優秀教師教育教學經驗的示范功能。通過組織集體備課、公開課,開展觀摩課、聽課、評課,組織不同規模、形式靈活的教學研討等活動,提升域內優秀教師教學經驗的共享水平。
科學優化資源配置,振興縣中,不能簡單地依靠加大投入總量,擴大教師隊伍的總體規模,而應合理確定規模、補齊突出短板、加強統籌管理。期待通過科學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推動縣域普通高中建設,為成千上萬學子特別是農村孩子的成長成才夯實根基。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08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