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教育局:新結構新功能新樣態——融合型學校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發布時間:2024-07-08 來源:中國教育報客戶端

中國教育報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案例展示專題

鄉村教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導。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好生存和發展兩大問題。經過調查研究,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選擇了一條振興鄉村教育的新路徑——建設融合型學校。一是解決生存問題,做好學校的資源整合,讓有限的投入發揮更好的效益;二是解決發展問題,做好學校的功能整合,把鄉村學校打造成一個整合融通各種資源的場域,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讓鄉村學校搭上鄉村振興的快車。

融合型學校的釋義

所謂“融合型學校”,是指具有融合特征的學校教育與發展形態。它以發揮鄉村學校在鄉村振興中的地位與功能為出發點,以培養面向新時代社會需求的多元人才為目標,以構建新的育人體系與開放辦學模式為依托。通過對多種資源的有效開發、盤活、整合、利用,促進學校內外系統的有機互動與融通,實現鄉村學校功能最大化。

融合型學校是現有農村學校的一個升級版,對農村教育而言,是振興鄉村進程中學校發展的一種新樣態;是對農村教育超前識變、積極應變的時代應答;是解決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配置與產業需求脫節的主動作為;也是城鄉自身發展服務于東北經濟振興的于洪范式。

融合型學校的創新實踐

沈陽市于洪區作為極度偏農的郊區,面對生源流失、校舍閑置等嚴峻挑戰,采取調整結構、拓展功能、創新樣態等創新舉措,逐步探索出建設融合型學校有效變革的新路徑,確立:

一個根本:教育高質量發展。

兩個瞄準:瞄準內部,瞄準外部。

兩個實力:在地資源的元實力,觸角外延的銳實力。

三個落腳點:合縱連橫資源互通;出入并舉,走向優質;內外合力,實踐創新。

三個發力點:農民學習的新家園;農村文明的新陣地;農業振興的新平臺。

四個支撐:教育振興,文化振興,經濟振興,人才振興。

經過近一年的探索,鄉村學校實現了蝶變,鄉村產業煥發了生機。

學校內部構建開放辦學模式,發揮系統合力,以多元優勢提升整體育人水平。從教育功能出發,盤活優質資源,提升學校的吸納功能,實現鄉村學校從封閉到開放、從單一到復合、從孤立到協同、從分散到融通的生態式發展。

一是合縱連橫資源互通。農村片區的三所學校抱團取暖,相互取長補短,在此基礎上與城區三所優質學校組建城鄉教育聯盟,教育局出臺了《教師交流方案》等配套政策促進鄉村教師專業成長。教師進修學校出臺了《“三同”而立·研以致遠——創建“融合型學校”教研在行動工作方案》,教研員采取“線上+線下”的同研行動,提升融合型學校的教學研究能力和水平。

二是出入并舉,走向優質。小學階段,于洪區六所聯盟校與沈陽市渾南區第九小學結成“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聯盟”,將“九小”的靈動教育辦學經驗成功引入聯盟校;初中階段,融合型學校與教育專家對接,將差異勢能教育引入學校,全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課后服務,引入“人民智課”的60余門課程,讓學生們都能享受到高水平教育資源。

三是內外合力,實踐創新。聯盟校與于洪區職教中心等四所中職學校對接,開展職業啟蒙教育;與遼寧金融職業學院等三所高職學校對接,開展技術技能培訓;與沈陽農業大學等四所高校對接,增強高校服務地方的功能;將郭明義愛心團隊少年強國分隊引入校園,以愛心公益助力融合型學校建設。

學校融匯校內外資源,開展鄉村自救,以主體姿態助力鄉村振興。創新教育載體,強化學校的服務功能。通過盤活校內閑置物理空間,綜合服務好農民、農村和農業,實現鄉村學校功能最大化。

一是讓學校成為農民學習的新家園。

關注一老一小,開設“老·子學堂”。光輝地區三所實驗校開辦了“老·子學堂”,真正實現了老幼牽手共赴校園,祖孫同行各奔學堂的美好愿景,實現了“生命全周期教育”的多元育人目標。

融入社會教育,開辦居民學校。根據農村學校閑置空間大的特點,將居民學校開在校園內,空間上實行物理分割,面向居民全天開放,師資由融合型學校教師講師團、家長志愿者講師團及居民學校培養出的優秀講師組成,通過點課的方式,開設200余節的百業課程。

二是讓學校成為農村文明的新陣地。

開放燈光球場,為健康護航。融合型學校為居民免費提供晚間的燈光球場,解決居民夜間健身難題,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運動的便利與快樂,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讓校園真正成為百姓的家園。

開辦鄉村大食堂,為幸福加碼。在光輝街道三所實驗校內開辦鄉村大食堂,解決當地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和居民外出務工的后顧之憂,一日三餐供應齊全,品種豐富、價格優惠,為當地居民幸福加碼。

開辦光輝大集,為經濟助力。融合型學校將中職、高職、高校、企業等各種優質資源充分融入,與政府、街道合作,將光輝大集開在了學校操場上。截至目前已開展四季大集。在大集上,有技能展位、非遺展示、農產品展銷、惠民政策咨詢等多種服務項目。光輝大集現已形成固定模式,構建了地區發展新格局。

三是讓學校成為農業振興的新平臺。

校地合作,創建實訓基地。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于洪區融合型學校學農實踐基地,沈陽農業大學科研實訓基地,在此基礎上申報遼寧省沈陽市種植業智能裝備科技小院,與本地企業遼寧弘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等,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政企校聯合,開設電商直播。教育局聯合農業農村局開展“技能惠民生服務助振興”電商直播抖音課程培訓,聘請沈陽現代制造服務學校商貿系專業教師為大棚戶、個體戶、居民授課,建設專屬直播間,為鄉村居民直播帶貨提供平臺。

截至目前,融合型學校盤活、整合、利用校內閑置資源5000余平方米,實現了學校內外系統的有機互動與融通。農村學校幼兒園生源有明顯回流,鄉村教師扎根基層的決心顯著增強,試點學校實現了辦學水平的提升,鄉土文化逐步回歸,鄉村振興之勢愈發凸顯。

融合型學校加入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重點項目“服務于鄉村振興的融合性未來農村學校變革研究”,在第六屆全國農村教育首都論壇主論壇上進行匯報交流,在沈陽市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高層論壇上進行經驗介紹并評選為優秀報告。

融合型學校的挑戰與展望

一是構建區域融合型教育實驗以此項目為小切口,未來將探索區域“融合型教育實驗”范式。通過資源的融通共建組織的融入共管、成果的融匯共享,以創新為動力促進區域教育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的成果轉化。

二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落差。在實現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破解城鄉二元結構落差。繼續推動農村職業教育與當地產業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繼續拓寬鄉村振興新路徑,實現農村經濟發展與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繼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以教育的現代化助力農業現代化。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伊人久99久女女视频精品免|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国产|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8x福利精品第一导航|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尤物|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精品| 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久久国产精品自由自在|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尿小便嘘嘘|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