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通過4天高端研修班與4個月“速贏項目”后續跟蹤實施相結合,創新校長培養新范式,引領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創新校長培訓新范式,做到真學、真用、真有效
一是因材施教,從校長培訓做起。圍繞學校管理與品牌建設的主題,培訓前區教育局以問卷調研和專題訪談形式,全面深入了解校長們在相關方面已有的認識、探索與困惑,充分掌握“學情”。在此基礎上精準選定教學內容;為取得“高校課堂”成效,培訓根據成人學習中自主學習、角色學習、任務學習、經驗學習的特點,綜合運用了、工作坊、小組學習、小組競賽、案例講解、學員分享等形式多樣的講授方法;參訓過程中,校長們每天都要完成作業,把所學知識變為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品牌建設的具體措施,導師堅持每天一對一批改校長們的“作業”;培訓結束后,充分體現彈性作業的原則,引導校長根據校情選取可以迅速啟動,小步快跑的速贏項目進行實踐;導師根據各校的反饋指導,進一步幫助校長在真實情境中開展改革探索。
二是知行合一、真學真用,任務學習見實效。在培訓滿意度調查中,參訓校長對于培訓收獲主要提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理論知識與思維拓展,校長們認為通過培訓學習了系統思維的有關理論,開闊了視野,對學校工作中的問題有了更高層次的理解,并掌握了運用系統思維的工具和方法,對于分析解決學校管理中問題非常有幫助;二是學生發展與教育規律相關理論知識的收獲,更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工作遵循人的成長規律與節奏的重要性,尤其對學習動機和學習類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更重視研究和提升學生的學習力;三是進一步加強校級合作與交流,培訓中包括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為校長們創造了相互交流的機會,在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中,進一步增強校際合作意識,有效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形成優秀實施案例,引領全區學校走好內涵發展和品牌建設之路
案例一:佛山市第九小學——“學生階段性素養目標體系建構”
困難與挑戰:打破小學六年評價內容、標準、評價方式的一致性,真正突出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特點;打破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綜合素養發展與評價只是班主任工作的片面認知;提升學科教師對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主要策略:1.系統理論——忒休斯之船理論的運用:功能、目標是決定一個系統最核心的要素,統一目標成為啟動改革最重要的一步。2.實施有關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與生涯發展相關主題的教師培訓。
主要階段成果:1.樹立需要班主任、全體學科老師共同努力促進學生發展的新共識、新合力,有效激發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2.形成一二年級段的《學生階段性素養目標(行為清單)》和“星級學生”評價基本標準。
案例二:佛山市禪城區張槎中心小學——讓每一位教師“小步快跑”
困惑與挑戰:如何帶領學校從一個高峰走向下一個高峰,實現第二曲線的飛躍。
主要策略:運用韋納成敗歸因理論、第二曲線、比約克法則、邊際增益理論等理論,抓住操作性強、實施條件相對完備的要素進行切入與改進,助力發展愿景的逐步達成。包括:
1.以“書院式校本研修”為新的培訓樣式,讓老師“小步快跑”。更關注教師個性學習訴求,更關注教師共同體成長的需要?!耙豢埔徊摺薄耙粠熞活}”的校本研修策略,讓教師們打開格局,運用系統思維解決教育教學問題。
2.對于在某個領域達到巔峰,或者職業倦怠的資深教師,支持他們在跨學科領域、其他學科上開展探索第二發展曲線,設立“小速贏項目”幫助其盡快獲取成功。
3.學校實施組織變革,簡化管理流程,打造高效的、全包圍為師生服務的團隊,樹立“學生第一,教師至上”的服務意識。
階段成果:1.張槎中心小學校本研修手冊2.0版;2.學校組織架構的2.0版。
案例三: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南莊中學——初中生基于系統思維下階段性成長目標規劃
困難與挑戰:本項目為初中生三年成長目標規劃,按初中學制分為初一、初二、初三共三個階段,而且涵蓋思想品德目標、行為目標、個性心理品質目標、學業、體育成長目標等多個維度,時間跨度大、內容多工作量大,容易發生目標侵蝕。
主要策略:學校運用培訓所學習的系統思維,制定初中生三年分段目標培養,有機整合系統中目標、要素、連接三因素,重點發揮目標因素,對整個系統有決定性影響。
1.借助學校現有的指南針課程體系,進行有效資源整合,減少現有工作量;2.化繁為簡,聚焦重點;從初一開始抓牢身體健康、行為管理、樂觀積極、學習研究四個主要方面,避免目標侵蝕;3.結構承載內容,項目驅動目標。規劃“南莊中學初一年級學生成長時間軸”,用活動推動學生實現目標;引進“班級公約”管理項目。
階段成果:1.完成學生三年能力發展目標規劃方案試用稿;2.完成初一學生階段性成長目標與培養方案;3.成功實施班級公約項目;4.幫助初一學生完成個人發展規劃;5.對初一學生成長目標中身體健康、行為管理、樂觀積極、學習研究四個方面對學生發展目標進行指引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了跟蹤推進與實施分析;6.新初一同學能用階段性發展目標指導自己的學習和行動,學習目標明確,紀律習慣良好。
案例四:佛山市實驗學校——構建初中生學業潛能發展支持體系
困難與挑戰:佛山市實驗學校轉制為公辦學校,政府和社會高度關注轉公后的高質量發展,學校需要聚焦學生創新培養。
主要策略:1.開展學業潛能研究,構建學生動力系統;2.推行佛實筆記法,培養學生高級認知策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階段成果:
1.將學業潛能研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全流程,作為教育教學研究的首要任務;優化雙導師制、學習共同體課堂、成長匯報等,建立學生成長檔案;提升學習元認知水平,幫助學生取得學業進步。
2.推行佛實筆記法,培養四大學習品質(學習計劃、反思總結、思維導圖、題不再錯),促進雙高課堂建設,提升學習效能,提高學業成績并初見成效。
通過創新校長培訓模式,引領實干主義、長期主義、專業主義的教育事業發展新風尚
禪城區正全力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和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對區域基礎教育發展的整體質量、協調均衡、特色品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發展目標和標準,佛山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建設“五好教育”,對今后一個時期基礎教育發展的路徑和范式提出明確的要求。禪城區需要通過走內涵發展的路徑,實現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與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