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大荔縣洛濱小學在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背景下,以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核心目標,通過“評價目標精準化、評價載體活動化、評價方式立體化”的創新路徑,構建“135N”第二課堂為主題的活動體系,形成了以評促學、以評促教、教學評一體化的特色育人模式,將學業素養評價深度融入語數英三門基礎學科的實踐活動中,讓核心素養培育從抽象理念轉化為可操作、可觀測的實踐行動。
學校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指引,摒棄單一的分數評價,將學科核心素養轉化為可觀測的評價指標,打破“第一課堂重知識傳授、第二課堂重活動體驗”的割裂狀態,構建“知識掌握、思維品質、實踐能力、情感態度、創新表現”五維評價體系,建立“課堂學習—活動實踐—評價反饋”的閉環機制,通過“定性描述+定量分析”“過程性記錄+成果性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呈現學生的成長軌跡。
學校通過作文競賽、運算競賽、單詞積累競賽等基礎性評價,依托活動記錄單、課堂觀察表、小組互評表等工具,實時記錄學生在課堂討論、實驗操作、團隊合作中的表現,檢驗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語文作文競賽重點考查審題立意、結構布局等基礎能力,數學運算競賽聚焦計算準確率與速度,英語單詞競賽強化詞匯量積累。
學校通過“與書中人物對話”“主題演講”“數學想一想、講一講”“英語聽一聽、說一說”等“發展性評價”,評估知識的遷移運用與創新能力,以競賽獲獎、作品展演、項目匯報等形式,展示學生階段性成長。如數學“分層闖關”活動中,學生需運用課堂所學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復雜運算問題。語文數學英語主題活動中的思維導圖、優質對話等作品,均作為評價成果存入學生成長檔案。
“閱讀小偵探,問題大冒險”主題活動
學校踐行“增值評價”理念,對比學生不同階段的表現數據,將兩類評價數據整合分析,形成學生素養發展報告。例如,某學生在第一課堂運算競賽中表現優異,但在第二課堂“運算接力賽”中因團隊協作能力不足導致失誤,教師據此調整教學策略,通過一學期“課堂練習+活動強化”,其“進步值”成為評價的重要依據,增加小組合作學習環節。
在“閱讀與表達”中構建語言素養“成長鏈”。洛濱小學以閱讀主題活動為載體,將評價貫穿“輸入—內化—輸出”全過程。閱讀輸入階段:通過每日閱讀、閱讀批注等形式,評價學生閱讀習慣與文本理解能力。教師定期查閱讀書檔案,從問題清單對話、批注深刻度、觀點創新性等維度給予星級評價。
思維內化階段:在誦讀講演假設辯論環節,重點評估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與批判性思維。如針對“假如魯濱遜生活在當代”這一議題,學生需結合社會熱點,論證魯濱遜精神的現實意義。教師從論點明確性、論據充分性、論證邏輯性三方面進行評價。表達輸出階段:通過“書中人物穿越劇”展演,評價語言運用與創意表達能力。學生需將文本人物特點轉化為舞臺語言,教師從臺詞流暢度、角色表現力、劇情創新性等維度,進行綜合評價。
“閱讀假設秀”主題活動
在“觀察與運算”中夯實思維素養“根基石”。“數學運算達人”挑戰賽以分層評價、精準育人為原則,設計多元評價場景。基礎評價:“速算競賽”環節側重計算基本功,采用“限時口算+豎式計算”形式,錯誤率低于5%者獲“運算小標兵”稱號。進階評價:“巧算策略比拼”要求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如計算“25*32”,能運用“25*4*8”簡算者獲“思維敏捷獎”。高階評價:“復雜運算建模”要求學生結合生活情境,綜合運用線段圖、面積模型、列表格、方程等多樣化策略解決問題,策略具創新性與可行性者獲“數學小院士”稱號。通過分層評價,不同水平的學生均能獲得成就感,學困生在基礎關卡中建立自信,優秀生在挑戰關卡中突破思維邊界。
在“聽說讀看寫”中搭建語言運用“立交橋”。英語主題活動構建“聽—說—讀—看—寫”一體化評價體系。聽力評價:播放原版音頻,要求學生根據情境或者看圖提取關鍵信息,錯誤率低于3處者獲“聽力達人”稱號;口語評價:“情景對話”環節模擬真實場景(如餐廳點餐、圖書館借書、校園活動等),從語音語調、詞匯豐富度、交際得體性三方面評分,表現優異者入選“校園英語廣播站”;讀寫評價:賽后布置聽力材料改寫任務,考查學生從輸入到輸出的轉化能力,該評價模式有效破解了“聾啞英語”難題,學生英語聽力均有顯著提升。
學校將繼續深化評價改革,拓展“N”的廣度,構建全學科素養評價網絡,確保惠及每一個學生。深化“融合”的深度,探索“評價+信息技術”的融合路徑,引入AI語音測評、智能閱卷系統等,實現評價數據的實時采集與動態分析。提升“增值”的效度,建立學生素養發展數據庫,運用大數據分析預測成長趨勢,為每個學生定制個性化發展方案。評價體系的激活了學生的內驅力,學生學習興趣顯著提升,學生素養發展更趨均衡,成長軌跡清晰可見,每位學生的成長檔案中均有“五維評價雷達圖”“活動成果集”“改進計劃書”,實現了“一人一檔、一生一策”。
以評價之“尺”,量成長之“度”。教育評價改革不是簡單的“換尺子”,而是一場涉及理念、模式、方法的系統性變革。洛濱小學“135N”主題活動體系的實踐證明,通過參與活動設計、開發評價工具、分析數據報告,教師從“只會打分”轉向“精準診斷”,當評價從“篩選工具”轉向“成長伙伴”,當活動從“形式主義”轉向“素養培育”,教育才能真正回歸“立德樹人”的初心。
未來,洛濱小學將繼續以評價改革為突破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可衡量”的成長中,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