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特約通訊員 閆鎖田)甘肅天水享有“羲皇故里”的美譽,人文始祖伏羲教化先民織網漁獵,創造八卦,開創了中華文明的先河。天水又是中國西北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全國優秀旅游城市,機械制造業、旅游業、電子技術、現代農業支柱產業對職業教育的剛性需求旺盛,集聚了發展職業教育的先天優勢。
但同時,天水市也是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所轄7個縣(區)中,有6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區),經濟基礎脆弱,中職學校發展支撐能力較弱,發展職業教育面臨后天不足。
為此,天水市在區域先天優勢和經濟貧困之間,探索出了一條發展職業教育的路子,“窮”職教寫出“富”文章。
窮則思變 夯實職業教育發展基礎
時值初冬,秦州區藉口鎮白草灘的天水市職教園區建設工地依然機聲隆隆,建設工人們干得熱火朝天,一個校舍建筑群拔地而起。
“目前一期工程已有16棟單體建筑完成主體結構建設,正在實施砌墻和裝修工程;6棟單體建筑正在實施主體結構建設, 11月底前全部封頂。累計完成投資約5億元。”職教園區建設負責人師祥珍介紹說。
天水市職教園區項目2019年啟動建設,項目位于秦州區藉口鎮白草灘村,總占地面積1267畝,總建筑面積56.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6億元,創建一所集職能制造、教育、農林、衛生、現代服務與一體的綜合高職學院,設計在校學生規模1.5萬人。
事實上,天水市委、市政府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持續發力。2015年出臺了《天水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從當年起,市級財政每年安排職業教育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于中職學校基礎建設。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教育系統中職校由2006年的32所調整到現在的12所,在校生2.4萬人,校均在校生規模由463人增加到近2000人,各中職學校建設1-2個重點專業,錯位發展,建成市級示范專業17個,創建省級骨干專業7個。打造國家級重點校3所,省級重點校4所;創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2所,省級示范校2所。
秦安縣職業中專的烹飪實訓室內,學生正在分組進行食品雕花、拉面、翻砂練勺等實操訓練。中餐烹飪專業開設34年,2017年被確定為省級示范校重點建設專業,先后向社會輸送2200余人,從事餐飲行業的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1991屆中餐烹飪專業畢業生高世揚擁有注冊中國烹飪大師、國家高級技師、中國綠色廚藝大使、中國烹飪文化傳承大師、中國十大杰出烹飪大師、中國十大杰出餐飲人物等19個頭銜, 他創辦的甘谷縣世揚職業培訓學校,累計為當地培訓烹飪技能人才1000多人(次)。今年學校又投資260萬元對中餐烹飪實訓場地進行改造升級,建成占地面積800平方米綜合實訓基地,內設“熱菜實訓室”“模擬餐廳”等7個功能室,同時能滿足120人進行實訓教學。
“通過市級統籌,特色專業建設,學校錯位發展,不僅有效解決了中職學校規模偏小、專業重復設置和辦學效益不高的問題,而且優化了全市職業學校的結構布局,專業設置基本覆蓋了全市的第一、二、三產業,各縣區集中辦好一所中職學校的優勢也逐步顯現了出來”。天水市教育局局長沈建玲說。
窮則思“親”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實訓器材短缺,設備陳舊,技術力量不足是天水市中職學校面臨的困難,但通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等方式,補齊了這一短板。
武山縣職業中專現有專業23個,各專業都有特點,尤其家長看到了航空服務、烹飪、農林、汽修等專業就業升學的前景,近年來生源穩定增加,但由于實訓條件較差,成為教育教學的掣肘,但學校領導抓住中高職貫通這一機遇,和省內高職院?!芭视H”,先后與甘肅省林職學院、省工職學院、隴南師專等16所高職院校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每學期安排不同專業學生到對應高職院校實習實訓1—2周。
“選派學生到高職學校蹲點實習實訓,不僅僅彌補學校實訓設備不足的問題,讓學生掌握了一技之長,學生體面地實現了高質量就業,更重要的是增強了中高職聯合辦學、聯合培養、通過共享實訓資源,高職院校提前融入培養過程,也保證了生源質量,實現雙贏?!毙iL包正隆對這種培養方式充滿興趣。
該市在整合職教資源的過程中,把打造骨干品牌專業和支持本地支柱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集聚發展優勢,先后成立了天水裝備制造、天水旅游、天水農業、天水衛生4個職教集團,參團院校15所,企業60多家。裝備制造業集團、天水衛生職教集團每年召開校企合作對接大會,參會的知名企業每年達100家以上,每年一次性簽訂就業學生達2000人以上,市內職業學校與華天、星火等大中型企業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遴選了83家市內外優質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和教師實踐基地,協同開展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市職校、秦安職專等5所學校啟動了1+X證書制度試點,把最前沿的技術要點、最新的市場信息融入到教學中,按照行業企業先進標準,實現教學與生產融合。
窮則思學 窮山溝飛出金鳳凰
職業教育既是就業教育,也是民生教育,對天水這樣一個人口大市來說,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是全市經濟轉型升級的當務之急,也是富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感恩母校,沒有母校的培育,沒有老師的教誨,我和我的同學就不可能進入大學校園。”這是天水校優秀畢業生代表毛圓圓的感言。毛圓圓是清水縣新城閆川人,出生于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2013年,初中畢業后進入該校果蔬花卉技術專業,在學校期間品學兼優,2016年考上了河西學院,今年又以優異成績考取了石河子大學碩士研究生。
和毛圓圓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秦安縣職業中專畢業生陳澤宇今年以604分的成績位列全省第三名,被蘭州理工大學錄取,幾年前,父母經人介紹到職校當勤雜工,并陪姐弟三人上縣職專。2018年姐姐陳麗紅、陳麗婷分別以614分、566分的成績考入蘭州交通大學和天津職業大學。“讓孩子上中職學技能真的好,技術和知識都學到手了,升學照樣出路好。徹底改變了家里的貧困面貌?!备赣H陳來寶激動地說。
清水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全縣財政收入僅2.36億元,為了鼓勵更多孩子接受職業教育,縣委、縣政府自2015年起,實施“2235”資金補助計劃,由縣財政為天水農校招收的清水籍學生每人一次性補助2000元,對升入高職、本科、取得研究生文憑的清水籍學生,分別一次性補助2000、3000、5000元,截止目前已累計發放補助資金1082.3萬元,惠及 學生5300多人(次)。
天水農業學校已有104的辦學歷史,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學校發揮農學專業的品牌優勢,不僅在育種栽培、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先后獲得42項科技成果獎,育成“蘭天”“清農”“清山”系列小麥品種46個,亞麻品種4個,推廣面積超過1.2億畝,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農業科技人才,學校還舉辦林果、蔬菜、中藥材種植等各類培訓班230余期次,培訓學員2萬余人(次)。
“越窮越要發展職業教育,越窮越要辦好職業教育,已經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識?!碧焖形逃の瘯洝⑹薪逃贮h組書記伏平對職業教育前景滿懷信心,“教育部與甘肅省共同打造的‘技能甘肅’為天水發展職業教育創造了新的契機,下一步將以職教園區為載體,培育打造特色精品專業,持續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戰略孵化高技能實用型人才,提升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p>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