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屆瑞金中專的畢業生我們全部留下了!”“瑞金中專的學生只要來到我公司,沒有試用期。”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愁嫁”后,江西省瑞金中等專業學校其他專業畢業生也享受到了不用面試直接簽約的待遇,特色專業則更為搶手。
2010年前,瑞金中等專業學校學生不足600人,現在的瑞金中專建有5棟教學綜合大樓、7棟學生宿舍、270套教師公租房、3家學生自選食堂和一個教工食堂,學生6000余人。
2010年8月,朱振華臨危受命,從教育局機關來到瑞金中專擔任校長。2011年初,在面對大批新生即將到校而又沒有教室的困境時,朱振華決定擠出其他資金,以最快速度建成了9間簡易房教室。2012年又先后增建了12間簡易房教室,積極應對學生規模擴大的趨勢,為學校的后續發展壯大打好了堅實基礎。
朱振華說:“學校今天之所以取得這樣的發展成績,首先是我們敢于創新,抓內涵發展,建立了‘環境留人、管理留人、教學留人、感情留人’的‘四留人’機制;第二是爭取外部的支持,既包括積極爭取各級政府部門對我們辦學的支持,又爭取資金逐步改善教師的各種福利,特別是我們建設了270套教師周轉房,這是瑞金市委、市政府支持職業教育辦學的一個民心工程。第三是抓實抓好家校互動工作。學校辦得再好,如果得不到社會和家長的認可,那就等于辦學失敗。”
鄧羽希是瑞金中專2016屆職高畢業生,現在是景德鎮陶瓷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一名在讀碩士研究生。她說:“8年前,我中考落榜,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能讀到研究生,是母校瑞金中專幫我鋪就了這條路。”
2016年7月23日,鄧羽希的父親鄧瑞林發生車禍,性命危在旦夕。母親也隨之倒下,弟弟妹妹尚且年幼,所有的重擔都落在了鄧羽希的身上,她想到了放棄。這時,學校伸出了援助之手。
得知她家的情況后,學校為她發起了師生愛心捐款,并向瑞金市團委、瑞金市婦聯等部門申請對她的資助,幫助她度過了艱難時刻。“沒有母校,就沒有現在的我。感恩我遇到老師,感恩我的母校。”鄧羽希說。
瑞金是紅色故都,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如何將紅色文化融入學生就業工作中,這是擺在瑞金中專校領導面前的一道考題。翻開瑞金中專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項目清單,針對學生就業方面的工作就安排在前兩位。
周金源是2011年進入瑞金中專的學生,如今在瑞金、贛州開了幾家網絡公司。周金源選擇讀計算機專業,畢業之后,選擇自主創業。他說:“當時班主任謝桂明老師就教導我怎么做人、怎樣做事,感覺老師對我幫助特別大。”后來,他的弟弟、妹妹都選擇到瑞金中專就讀。
目前,與瑞金中專有長期合作的大中型企業、用人單位達120余家,其中瑞金及贛南本地企業就有70余家。(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徐光明 通訊員 王鋒旗)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