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徐德明)“學思踐悟,以學促行。一個學期難忘的跟崗歷程,將成為我們人生中的美好插曲,不但讓我們懂得了機會的珍貴,而且明白了肩上的使命責任,不敢有絲毫懈怠。”作為首批跟崗實踐者,天津市薊州區實驗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李曉軍深有體會地說。
3月22日,李曉軍被派往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學跟崗實踐,并兼任和平區跟崗實踐團隊臨時黨支部書記。新學期伊始,天津市薊州區教育局咬緊牙關,在人力、物力、財力都異常緊張的情況下,派出170名干部教師分赴天津和平區、河東區及天津一中(簡稱“兩區一校”),開展一個學期的跟崗實踐。
“這170名干部教師由20名校長、30名中層干部、60位班主任、60名科任教師組成,被大家稱為‘2366’工程。”薊州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花宜春表示,此次跟崗實踐周期之長、人數之眾、力度之大史無前例。多年后,這支選拔出來的“種子”團隊將會對薊州教育產生深遠影響。因此,他們既要當好教書“取經人”,又要做好育人“擺渡者”。
交融、研討、思辨、碰撞……每兩周一次的集中交流“雷打不動”。高端的硬件設施、深厚的文化底蘊、前衛的辦學思想、鮮活的辦學思路、獨具匠心的校園規劃、活力四射的教師隊伍、弘揚正氣的領導班子等,都是跟崗成員在研討中熱議的話題。
“日新月異,天天精彩!”薊州區公樂小學教師李嘉這樣形容自己在和平區岳陽道小學的跟崗實踐體會。回顧跟崗生活,她表示,既勞累又快樂,既緊張又充實。和平岳陽教育集團學術論壇、名師工作室展示匯報、“從教育科研中尋找教育的力量”教科研培訓……一場場論壇、一項項活動,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和體驗。每日反思、活動簡報、論文案例,大家更是奮力拼搏、不甘落后。
幾個月來,薊州跟崗成員完全融入“兩區一校”,深入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日常工作。在天津市第十九中學跟崗實踐的薊州區馬伸橋鎮初級中學校長郝進平深感,這段日子自己“收獲大、成長快”。令他頗為感動的是,所在的跟崗校領導毫無保留地傳授治校方略和管理經驗,甚至包括“三重一大”專題會在內的所有會議都可全程參與。在自己跟崗實踐的同時,他還將第十九中學管理團隊和骨干教師,多次邀請到自己學校所在的鄉鎮,為農村校干部教師“傳經送寶”。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