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李洋洋 安芳芳)“10個月累計銷售95萬多單,公司營業額突破5000萬元,凈利潤450萬元。”6月中旬,武漢工商學院應屆畢業生李義凡回校領取畢業證時,激動地向輔導員匯報創業業績。去年10月,他還獲得共青團湖北省委、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基金2萬元。
李義凡是武漢工商學院廣告專業應屆畢業生,目前是4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2020年7月,他開始在網絡平臺上嘗試創業直播帶貨。
他坦言,自己走上創業這條路,離不開學校濃厚的“雙創”氛圍影響。2017年,剛步入大學的李義凡在開學典禮上,聽到了一位學長激情洋溢的創業經歷演講,讓他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為了鍛煉自己,他從大一開始兼職,搬快遞、發傳單、當保安與服務員……體驗了不同行業的艱辛。同時,他加入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參與創新創業項目和一些比賽,先后獲得了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銅獎、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賽銅獎等榮譽。
“學校的創業導師針對創業的學生都會一對一進行指導,對我們的項目定位、盈利模式、客戶需求等逐項分析;學校還會定期舉辦創業講座、項目路演、財務與法律培訓等活動,為我們解決各種疑難雜癥,并且還免費為我們提供了80平米的辦公場所。”創業初期,難免會遇到各種挑戰與困難,李義凡說,學校的支持給了他很大的幫助與動力。
公司平穩經營了1年,雖沒有賺太多錢,但是支付大家的日常生活費與學費綽綽有余。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的運作陷入了困境。
不久后,李義凡注意到“網紅”直播帶貨很火。2020年7月底,李義凡和5位合伙人籌集了資金準備聘請“網紅”幫忙開展直播帶貨業務。截至今年6月9日,公司總共開通店鋪28家,銷售額已達到5000萬元,單日成交量最高達到了2.7萬單。此外,李義凡還為學校及周邊院校40余名同學提供了兼職,解決了21名學生的就業問題。
目前,公司團隊已增至30人,辦公地點也從學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搬到了融創智谷的寫字樓。
“回顧我的大學,就是在創業路上不斷實踐、碰壁、成長的過程,非常感謝學校給予的支持,提供免租、免水電的辦公場地,還有創業導師的指點迷津。”即將畢業的李義凡滿懷期待,“未來我們公司將聚焦直播電商銷售及培訓等業務,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推動公司的長遠發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