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張艷璇和她的益螨事業

發布時間:2021-12-24 作者:王煥現 楊勻 賈文穎 來源:神州學人網站

對很多不了解生物防治的人來說,提起螨蟲,就以為它是害蟲。其實,螨蟲有害螨也有益螨。福建農業科學院的張艷璇研究員傾注幾十年的心血,不僅終于發現了益螨的培育方式,還讓益螨的生產和應用實現了產業化,為鄉村振興,為綠色發展帶來了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展現了美好的產業發展前景。

--題記

“這是我們從山西收回的麥麩。這些麥麩經過我們自己研制的機器過濾雜質、消毒清潔,成為捕食螨的最愛。在實驗室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捕食螨就在這些麥麩里慢慢長大。”張艷璇快步走進新建成的廠房,隨手將皮包放到地上,按下機器開關,雙手捧起麥麩,熱情地介紹起捕食螨養殖、檢測、包裝的流程。機器運轉起來噪音大,她不自覺地提高了音量,“我們已經打通了科研攻關-工廠化生產-產品包裝貯存-大田規模化應用的全鏈條,我們的目標是要把益螨研發產業做大做強,貢獻國家,造福百姓,同時讓全世界都羨慕中國的生防事業。”

發現益螨

“扛著毛竹奔小康”是福建當地的一句民諺,毛竹生長快、成材早、產量高、用途廣,是福建重要的經濟竹種,當地不少竹農都指望毛竹過上好生活,甚至將毛竹林比喻為“綠色銀行”。上世紀80年代起,為了發展經濟,福建許多山頭的闊葉林和針葉林都消失了,毛竹林逐漸占據了山頭。但到90年代末,福建的毛竹林遭受大面積不明原因的災害,成千上萬竹山荒蕪,給當地的林業產業、林農生活、生態環境造成巨大損失。受災農民心急如焚,各路科研人員火速馳援。

“有些受災的竹農和我很熟,就來單位找我,和我說,一夜之間成片竹林都被毀了,竹葉表面就像被火燒了一樣,葉子很脆,風一吹,竹葉就落了。”張艷璇回憶,“由于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當時有人推測災情是受到酸雨的影響,也有專家認為這是毛竹自身病害導致的。我做了一些實地考察后,覺得螨害的可能性很大。大家議論紛紛,但一時誰也下不了定論。”

突發的災害不僅給當地農林業造成嚴重損失,由于不明原因,更讓剛剛脫貧的農民著了慌,張艷璇和農民朋友們一樣心急。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農民找出原因。

張艷璇直接住到鄉下,對毛竹林開始深入調研。山里夏天蚊子多,張艷璇和她的團隊一次調研常常要走好幾個小時,從林子里出來的時候滿身都是蚊子包。這還不算什么,毛竹很高,最高可長到20米,漫山遍野郁郁蔥蔥的毛竹林是竹葉青蛇的理想棲息地。“一次,走在竹林里,我突然感覺脖子一涼,扭頭發現是一條吐著信子的竹葉青蛇,我本能地伸手抖落了它,看著它快速鉆進竹林深處,背后才滲出陣陣冷汗。”張艷璇笑著憶起這段經歷。

張艷璇一邊深入現場調研,一邊抓緊分析研究,并把視野投向國內外生防研究前沿。在大量搜集分析資料的過程中,張艷璇發現,日本北海道大學的齋藤裕教授主攻觀賞竹的螨類研究,她便寫信給齋藤裕教授,并附上受災毛竹的照片,邀請他來中國幫助一起調研。齋藤裕看到張艷璇提供的扎實的一手材料,欣然答應來華合作。在張艷璇陪同下齋藤裕深入福建的建甌、三明、南平等地進行為期2年的調研。最終明確了受災毛竹是受到了害螨“攻擊”,純林化是導致螨害暴發成災的科學結論。“當時,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也為了方便管理,福建很多地方都把混交林改成純竹林,地面也都被清理干凈。這樣一來,害螨的天敵沒了棲息環境,大自然的生物鏈斷了,毛竹林的大范圍螨害也就暴發了。”

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張艷璇乘勢追擊,進一步發現濕度和降雨是影響毛竹害螨種群消長的重要因素,發現不同季節害螨與天敵之間的營養競爭、空間競爭及時空動態變化關系,并由此針對性地提出了綜合治理方案:借助害螨的天敵——捕食螨進行治理。

找到受害原因,制定了治療的良方,在福建多地林區為害一時的竹林螨害最終得到了有效治理。一次益螨戰勝害螨的科學戰役,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也使當地百姓的經濟利益得到了維護。災害過去,村民們轉憂為喜,他們紛紛給張艷璇豎起大拇指,從心底里佩服這位女科學家的真本事。

其實,這件事情開始的時候并不順利,因為張艷璇的工作單位屬于農業系統,而發生毛竹災害的地區隸屬林業系統,在她介入實地調研的開始階段,便受到了不同系統的干擾,甚至當張艷璇已經成為毛竹林葉螨綜合治理項目負責人后,去林區實地調研還受到許多質疑。一頭是心急如焚的農民,一頭是打開不易的林區大門,正當張艷璇被急得團團轉的時候,一位同樣也在密切關注省內竹林受災的省領導聽取了張艷璇的匯報,研究了她剛剛寫完的論文手稿,對相關工作部門提出明確要求。林區的大門終于正常向張艷璇打開。張艷璇不負所望,帶著課題組成員,對福建省60個縣(區)、86個鄉鎮的2000多個竹山進行全面排查。竹林山區道路崎嶇,雨后更是泥濘難行,每次上山都是一次歷險,張艷璇數不清吃了多少苦,摔了多少跤,有一次從滑溜溜的巖石上重重地摔下來,摔壞了股骨,落下了病根。“疼起來的時候,只能吃止痛藥,但是一想到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我還是堅持著,拄著拐也要去。”

齋藤裕對張艷璇的學術水平和堅韌毅力都十分認可,特意為她提供全額獎學金,邀請僅有專科文憑的她去日本北海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于是,張艷璇成了該校由日本政府出資培養的第一位中國博士,導師齋藤裕還稱她是“自己帶出的最成功的學生”。

圖片1.png

在日本北海道大學讀博的張艷璇

為了天敵產業

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分布在玻璃片上的幾只肥碩的白色透明的害螨,正在一點點蠕動,一眨眼,每只害螨周邊都圍攏了幾只形狀相似,但個頭只有害螨幾分之一,卻十分快速靈活的捕食螨,從各個角度開始啃噬害螨。把樣品從顯微鏡下挪開,僅憑肉眼,不僅看不到捕食螨,就連大個頭的害螨也幾乎看不到了。

經過一年又一年堅持不懈的研究,張艷璇不僅找到了各種害螨,發現了導致各種螨害的原因,還發現了可以消滅害螨的益螨——捕食螨。但是,如何實現捕食螨的規模化生產和廣泛應用,一直都是生防領域的大難題,這也成了張艷璇必須闖過的又一道難關。

利用生物技術防治害蟲,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公元304年左右晉代嵇含著的《南方草木狀》中,就有利用黃蟻防治柑桔害蟲的記載。1936年,邱式邦院士在防治松毛蟲時就十分注重天敵的作用,試圖通過人工飼養、改造生態環境的方式發揮天敵對松毛蟲的控制作用。20世紀70至80年代,廣西、廣東、福建、北京等近十個省市的專家曾開展了“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研究,他們借助某些特定植物和植物花粉飼養害螨和紅蜘蛛,之后再培育害螨的天敵益螨,但這樣的成本約是使用農藥的10-20倍,難以產業化,實驗成果最終不了了之。這些經驗教訓,讓張艷璇深知產業化的困難,但有了好產品,卻不能產業化,始終是壓在她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張艷璇再次將目光投向國外。當時,捕食螨相關飼養技術只掌握在西方少數國家手中,且在國外被視為高度商業機密,他們既不報專利,也不公開研究成果,更不允許參觀生產車間。

1996年,張艷璇終于得到了一個寶貴機會。通過國家引智項目,她從英國引入了一個優良捕食螨品種——胡瓜鈍綏螨。經過刻苦鉆研,僅用一年,張艷璇就解開了人工飼養捕食螨的秘密,首次在國內成功研制出人工飼養、繁殖益螨的慢速釋放器,并找到了捕食螨工廠化生產的有效途徑,建成了年產8000億只捕食螨的生產基地。此后,張艷璇又培育了智利小植螨、瑞氏鈍綏螨等數十種防治害蟲害螨的益螨,找到了更多解決螨害的辦法。

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得到全行業和國家科技領域的充分肯定。她先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3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獎16項,其中包括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其中,她作為第一完成人的就有10項。花開香溢,張艷璇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國際上同樣獲得了高度認可。1998年,受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技術委員會邀請,張艷璇赴澳出席了第七屆國際蜱螨學術討論會,并在大會上作重點報告。1999年5月,張艷璇赴日參加第四屆國際植食性螨種群動態學術研究會,作為亞洲代表作主題發言。2000年,張艷璇的英文專著《福建竹螨的生物學防治》(Biology and Control of Bamboo Mite in Fujian)由大英博物館正式出版。這是國際上第一本專門研究竹螨防治的專著。

成果越來越多,進一步創新突破和轉化成果的愿望更加強烈。為了做好捕食螨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工作,張艷璇不斷壯大她的技術和推廣團隊,甚至把一家人都拉了過來。先生林堅貞博士不善言辭,便在實驗室負責科研攻關。女兒留學加拿大14年后也被拉回國,跟著她做起項目,這次新建廠房,女兒就出了不少力。

心系三農

做科研固然重要,但對張艷璇來說,如何轉化好科研成果,讓農民真正受益,是她更看重的。有了科研成果,益螨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和廣泛應用,成了她心心念念的頭等大事。

最開始,張艷璇選擇了“老辦法”——下鄉開設培訓班,給農民門展示“以螨治螨”技術的優勢,她還將產品免費發給農民試用,但常常碰壁,一些農民甚至直接將產品扔掉。張艷璇很痛心,卻也明白農民的顧慮,“阻礙農民接受為民科研成果的原因,一是他們不懂科學,不了解科學技術的威力,二是他們更相信經驗,在沒有親眼見到成功案例的情況下,輕易不會拿自己的血汗錢和穩定的收成做賭注。”

為了解除農民的后顧之憂,張艷璇決定在村里搞試點,并簽訂使用合同,讓大家先吃上定心丸。她把捕食螨發給村里的農戶,并向他們承諾,只要他們嚴格按照操作方法操作,由此造成作物歉收的損失將由她來承擔。

試點選在漳平的一個柑橘園。前期十分順利,只用益螨不施農藥的柑橘長勢良好,引來許多人參觀。但到了11月,柑橘園中雜草叢生,果農想都沒想,就用了除草劑,結果那一批果子都變黑了,9000多株果樹全都受災。面對這一突發事故,張艷璇決定對受災的農民進行補償。

張艷璇說,“盡管事先我和他們都說過注意事項,釋放捕食螨后禁用農藥,但無論如何,受災的農民遭受了這么大的損失,他們確實難以承擔。將心比心,他們畢竟是在配合我試點。這與其說是賠償,不如說這是我要幫他們度過難關。”

拿到補償的農民當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心里對張艷璇就更加信任。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張艷璇贏得了人心,大家爭相使用起捕食螨。

在這條捕食螨的推廣之路上,不僅有不理解不支持,還有威脅和危險。捕食螨的推廣使用,很快就觸碰到一些農藥推銷商的“蛋糕”,還有一些長期坑農的產品假冒者,也不時地來找張艷璇的麻煩。一次,在四川,張艷璇白天做完捕食螨推廣講座,晚上卻找不到一家像樣的酒店,房間關不了窗。半夜時分,她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說要邀請她一起吃飯,但其實是在威脅她。她只好躲到封閉的浴室,躺在浴缸中待了一晚。不過,她下鄉推廣成果的次數多了,了解她關心她幫助她的人也越來越多,一些好心人常會囑咐她注意安全,甚至會說,“你一個科學家這樣下到基層親自搞推廣,可不能出事,得記得穿好防彈衣啊。”這讓只顧事業的張艷璇感到由衷的溫暖和欣慰。

“我當過插隊知青,對農民是很有感情的”,張艷璇說。她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書,常常寫詩、寫散文,還得過獎,那時的夢想就是學文學,當作家。但是知青生活改變了她的志向。作為家里的老大,她把自己的工作機會讓給了妹妹,自己到福州郊區的農村插隊。插隊那幾年,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都變了,吃住都在老鄉家。“我真正感受到農民的不容易,一年年辛苦勞作,一遇到災害就無計可施。”

圖片2.png

在福州農村插隊的張艷璇

愛好文學的她有著特有的感性與細膩。“村民們對我特別好,逢年過節就叫我去家里吃飯,對我就像對親女兒一樣。插隊的村子在山上,路不好走,一天晚上我的胃病犯了,當地老鄉二話不說,連夜把我背到山下的衛生所。每次遇到危險,他們總是先護住我。知青生活雖苦,但我心里一直是暖暖的,所以一心想著要為他們做點什么事情。”就這樣,恢復高考后,張艷璇毫不猶豫地報考了福州農業大專農學系。

祖國大地好建功

試點不斷取得成功,推廣之路越鋪越寬,張艷璇進行捕食螨推廣的“舞臺”越來越廣闊。在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鑒于她在捕食螨方面取得的扎實科研成果,張艷璇被福建省點將,派往新疆支援那里的農業建設。

新疆地域遼闊,氣候條件和種植的農作物與福建相差甚遠,農民普遍缺乏生防意識,要做好捕食螨的異地適應和推廣工作,展現在張艷璇面前的,是一次機遇,也是一道新的難題。

張艷璇把重點聚焦到大片棉田。經過大量工作,張艷璇發現,新疆棉花主要受土耳其斯坦葉螨危害,受當地種植模式影響,這種害螨的傳播模式主要有四種:大風遠距離傳送、灌水水流帶動、人為活動粘帶害螨,以及借機械化工作過程傳播。張艷璇根據研究發現的新疆棉田螨害發生、傳播的特點,因地制宜,科學制定了一整套相應的大面積棉田螨害治理辦法。“我們的一個成功做法就是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棉田灌澆頭遍水之前,在中心發生株棉花上釋放捕食螨,每畝只要10到15袋。這個辦法預防在先,一次到位,結果證明很成功。”

有了棉田應用的經驗,張艷璇又把這一技術推廣到更多地方的更多作物中,從昌吉到庫爾勒,從香梨、啤酒花、蘋果到玉米等作物,新疆越來越多地方的多種大面積作物種植區,都廣泛推廣使用了這一高效生防技術成果。

援疆10年,張艷璇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術得到了充分的檢驗,共建立生防示范區252.36萬畝,減少農藥用量1916.4噸,增加產值1億多元。在這期間,張艷璇在新疆10多個縣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0多個師舉辦了60多期培訓班,培養了500余名技術骨干,輻射培訓了5萬多農民。其成果填補了農業生態條件惡劣的大陸性干旱、半干旱綠洲灌溉種植區害螨生物防治研究與應用的難題。

援疆歸來,張艷璇帶著與新疆人民結下的深厚情誼,帶著在新疆廣袤大地上收獲的自信,情不自禁地吟詩抒懷:“木蘭替父從軍忙,風霜五載馳疆場。狠掃害螨保豐收,凱旋歸來暢心懷。巾幗不讓須眉郎,再建功勛海西岸。”

圖片3.png

張艷璇在新疆驗收治理后的香梨園

年復一年,張艷璇邊進行益螨培育科研攻關,邊進行規模化天敵生產,邊深入全國各地農林種植區推廣應用。她的足跡踏遍了全國幾乎每個省份、數千個縣鄉的土地。她的益螨研究成果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歡迎,收到了可觀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2006年,三峽庫區在周邊3萬多畝的柑桔園推廣了她生產的捕食螨,顯著減少了農藥對三峽庫區的污染。

密云水庫是首都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首都市民每喝三杯水中有兩杯來自密云水庫。為保證密云水庫的水質不受周邊果園的農藥污染,北京密云果樹研究中心從2006年以來每年購進50多萬袋捕食螨,在庫區使用,保證了密云水庫周邊的果園不使用農藥,為北京人民的飲水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2008年開始,福建漳平市引進捕食螨治理害螨紅蜘蛛,保證了產出茶葉的綠色品質,很多茶園釋放捕食螨之后再沒有用過農藥。其中,水仙茶相繼獲得由中國茶葉學會舉行的“國飲杯”全國茶葉評比一等獎、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農產品金獎。

圖片4.png

在茶山考察的張艷璇

由于在“以螨治螨”成果研發與推廣上的突出貢獻,2009年,張艷璇獲得“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稱號,并獲頒一輛商務車,時任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親自頒獎。這輛車現在仍作為張艷璇的愛車在用著。2019年,她獲得福建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2021年被評為“最美科技工作者”。

張艷璇的天敵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還打開了國際市場,到目前,累計已有200批次約30億只捕食螨出口到荷蘭、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為世界綠色發展做出了貢獻。她的不懈努力,對我國從“天敵產業弱國躋身到天敵產業強國的行列”發揮了關鍵作用。但她認為,與世界生防產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們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面對國家鄉村振興和綠色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我國在生物防治技術應用方面的一些短板急需補齊。

有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應用生物防治的作物面積約占總耕地面積的10%左右。另有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受螨害侵襲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約40%的農藥用于治螨。常年大量使用農藥,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成本,加重了農戶經濟負擔,而且污染了水源,影響到人民健康,生物鏈遭到破壞,害螨的耐藥性變得更強也更難治理,農藥的殘留還降低了作物品質。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捕食螨市場的國內外競爭,捕食螨天敵產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張艷璇深知任重道遠。

為了更好地推廣產品,張艷璇開發了官網,并在產品宣傳頁上留下自己的電話。平日里,她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有咨詢產品的,有尋求合作的,還有媒體的邀約采訪,為了推廣產品,她一般都不會拒絕,她知道,要做好生防事業,僅靠她一人之力是遠遠不夠的。

“異色瓢蟲的參數是4厘米×9厘米,每袋有20粒卵……”張艷璇接起電話,微跛著腳,一邊走過一間間捕食螨培育室,一邊耐心回答著對產品咨詢的問題。接下來,張艷璇還要參加全國蜱螨學術研討會,去北寮村的茶山驗收成果,安排布局新廠房各功能間。為實現讓“成千上萬的江河因為我們的努力減少了農藥污染,成千上萬的人們因為我們的努力吃上了綠色食品”的目標,她一步一個腳印,堅毅前行。

張艷璇簡介:

張艷璇,我國“以螨治螨”“以螨治蟲”生物防治學科的領軍人物,生于福建福州,到福州郊區農村的插隊經歷讓她情系農民,后考入福州農業大專農學系,進入福建省農科院植保所工作,從事螨類相關研究。20世紀90年代末,福建大片毛竹林遭遇螨害,張艷璇深入竹山確定了受災類型,成功開展了綜合防范治理工作。一次上山調研時她摔壞股骨,常年疼痛不止,嚴重時甚至需要借助拐杖走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張艷璇的科研成果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目前,由她主導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術已經在柑桔、蘋果、桃、梨、桑樹、棉花、玉米等農林作物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她先后在《林業科學》《應用生態學報》《系統與應用蜱螨學報》《實驗與應用蜱螨學報》《日本蜱螨學報》《國際蜱螨學報》等刊物發表150多篇論文。專著Biology and Control of Bamboo Mite in Fujian(ISSN 1461-0183)2000年在英國大英博物館出版,在20多個國家交流,并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

簡說中國的生物防治:

農業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態系統中的天敵關系和某些生物學特性,對危害農作物發展的病蟲害進行抑制和消滅的一種手段,具有生態效益高、副作用小、價格低的優勢。早在3000多年前,《詩經》中便有“螟蛉有子”的記載,明代陳經綸在《治蝗筆記》中詳細地記載了自己養鴨治蟲的經過。20世紀30年代初,浙江省昆蟲局設立寄生蜂研究室,成為我國近代生物防治科學研究的發端。彼時,奮斗在治蝗事業一線的邱式邦也看到了天敵對于病蟲害防治的重要作用。1975年在全國植物保護工作會議上,邱式邦作了有關“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報告,并被農業部確定為生物防治工作方針,大大促進了我國生物防治學科的發展。目前,我國已掌握了許多生物防治的關鍵技術與產品研制的技術路線,擁有眾多自主知識產權,構建了以生物防治為主的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體系。據有關報道,2018年我國應用生物防治的作物面積約占總耕地面積的10%左右。

(作者:記者王煥現 楊勻 見習記者 賈文穎報道 賈文穎執筆)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www.国产精品.com|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