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杜娟 徐德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10周年的重要節點,京津冀三省市在天津師范大學聯合召開2024年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會。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京津冀三省市教育部門簽署了《京津冀職業教育高質量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推動職業教育有機融入京津冀“五群六鏈”產業布局,深入開展京津冀技能人才聯合貫通培養,構建中—高—本—碩銜接貫通的職業教育體系。從2024年起在三地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設立京津冀職業院校技能邀請賽。三地將發揮京津冀職業院校聯動效應,充分利用以北京“絲路學堂”、天津“魯班工坊”、河北“祖沖之學院”為代表的國際交流品牌,共同搭建“職教出海”的職業標準、專業標準、課程標準,提升京津冀職業院校海外辦學能力。
天津市教委與雄安新區管委會還分別簽署了《關于雄安基礎教育發展合作協議》《關于職業教育協同創新發展合作協議》。一方面,深化天津與雄安新區“三校一園”校際合作交流,在天津市第一中學與雄縣第一高級中學成功合作模式基礎上,天津市第四中學、天津市實驗小學、天津市實驗幼兒園分別與容和紅杰初級中學、安新縣雁翎小學、容城縣幼兒園建立“一對一”合作關系,打造一批津雄合作的標桿學校。另一方面,依托津雄職業教育聯盟、京津冀“雙高計劃”建設聯盟等重大平臺,舉辦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論壇,為雄安新區技能人才培養把脈分析、出謀劃策。
為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京津冀三省市教育部門、企業啟動了“千團千企融合創新計劃”,聯合京津冀高校1000個創新團隊與1000家龍頭企業深度對接,促成校企共組“科學家+工程師”研發團隊,開展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項目組織和關鍵技術攻關。京津冀三省市高校和企業還分別簽署了《京津冀生物醫藥現代產業學院聯盟協議書》和《京津冀軟件人才培養基地聯盟協議書》。
會上,三地還揭牌成立了“京津冀智能供應鏈產業學院”,下一步將依托產業學院建設,全面推動供應鏈行業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高度契合,服務京津冀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京津冀三省市教科院共同發起了關于推進京津冀教研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倡議,發布了京津冀教育科學規劃專項研究課題指南,未來將完善京津冀省級教研機構聯絡機制和協商機制,特別是建立京津冀重大教研活動互認機制,將三方教師參加的互認的教研活動認定為本地區的教研活動。
此外,京津冀三省市教育部門在會上啟動了京津冀學子同上一堂“大思政課”暨“百萬學子回延安 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與天津師范大學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天津分院。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