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內蒙古:聚力基礎教育擴優提質 打牢教育強區基點

發布時間:2024-12-25 作者:楊劼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人民教育》

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石,在建設教育強國中發揮著重要的基點作用。內蒙古自治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在各級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嚴格落實《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精神,堅持用系統觀念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教育質量觀,有效推進基礎教育提質升級。

一、全面系統推動擴優提質

加強頂層設計,確定工作目標,把牢工作方向,統籌推進工作。20239月印發的《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到2027年,全區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力爭達到60%以上,義務教育優質學位供給大幅增加,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扎實推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穩中有升,特殊教育學校在20萬人口以上的縣基本實現全覆蓋,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97%以上。為進一步推動工作落實,2024年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基礎教育提質升級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問題為導向,提出實施優質資源擴容”“課程教學提質”“教育隊伍強基固本”“教研質量提升”“素質教育提升”“基礎教育改革攻堅六大行動,從優質資源擴充、內涵提質增效、落實改革攻堅任務等方面提出具體落實舉措,推動工作落實落細。

二、全力提升教育服務保障水平

一是持續擴大優質學位供給。建立與常住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明確要適應國家人口發展戰略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城鄉學校布局規劃。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加大力度統籌并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教育強國推進工程等項目,推動中小學校辦學條件達到標準。2024年下達資金支持126所幼兒園、578所中小學改善辦學條件項目,計劃到2027年底每個有需求的鄉鎮至少辦好一所公辦幼兒園,擴大優質學位供給。

二是教育投入只增不減2019年起將本級學前專項資金增加到5億元。2022年起在普惠性幼兒園每生每年600元生均公用經費補助的基礎上,增加年生均獎補600元,實際達到1200元。據統計,2022年全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分別較2021年增長6.353.66個百分點。

三是有序推進均衡發展。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聚焦縮小辦學水平差距,持續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全區鄉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建筑面積達到386.92萬平方米,圖書490.7萬冊,儀器設備總值7.98億元,較十年前生均教學用房面積提升1/3,生均儀器設備值增長約4.5倍,大班額、大通鋪等問題基本解決。城鄉、校際差距逐漸縮小。制定《內蒙古自治區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指導意見》,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區域間、學校間共享。

四是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配置。通過支教幫扶、結對共建、強引外援等方式,持續強化師資配置。每年統籌優質學校選派1000多名教師對薄弱學校開展組團式支教幫扶。2023年利用名校長名師工作坊招收受援學校教師學員,開展11500余次教研活動。2024年擬啟動新周期校本、旗縣、盟市、自治區四級教學基本功比賽,開展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培養認定工作,選拔培育自治區級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300名。

三、全力推動教育教學領域重點改革

一是有序推進質量評價改革。修訂《內蒙古自治區級示范幼兒園評估標準》,制定《內蒙古自治區級示范幼兒園評估及管理辦法》,每年認定自治區級示范幼兒園100所左右,進一步激發各地加大學前教育改革力度、提升科學保教質量的積極性。完善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擬制定幼兒園、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細則,啟動應用義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標準化學校建設評價監測平臺。

二是持續提升雙減工作水平。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圍繞校內提質減負要求,深化中小學課程改革,印發小學、初中教學基本要求和課程教學管理規范,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國家課程標準實施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制定《義務教育階段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南》,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加強教研指導。開展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整治工作,全區審批備案的2647家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實現100%壓減,各地常態化開展執法檢查,查處各類違規培訓行為700余起。

三是穩妥推進中高考改革。2023年,全區初中畢業生中考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三門涉國家統編教材科目全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命題、答卷,首次實行一張試卷考試。持續完善中高考改革的措施體系,2024年初中地理和生物結業考試、2025年中考紙筆考試科目實行全區統一命題。持續優化升級高考綜合改革從報名、考試到填報志愿、錄取的全流程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做好選課走班、生涯規劃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四是素質教育成效顯著。構建大思政課體系。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將課程思政有機融入各學科教學。2023年全面推動12個盟市與高校共建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145所大中小學、教研機構聯合開展課程開發、集體備課、教改研究。設立123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發布12個盟市紅色研學地圖和110個紅色地標,打造行走的思政課”“紅領巾尋訪記等研學品牌。強化體美勞教育。組織全區14000余名體育教師全員線上培訓,聘請專家及優秀教師制作490節培訓課程,為全面提升自治區體育與健康課程質量奠定堅實基礎。合并舉辦大中小學藝術展演,覆蓋全區12個盟市和53所高校,推動大中小學美育一體化發展。出臺全區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指南,明確各學段勞動課程內容清單。

五是數字化賦能水平進一步提升。印發《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內蒙古自治區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五個方案,明確試點建設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進度安排,建立任務清單。形成國家自治區盟市旗縣學校五級融通的智慧教育平臺體系,依托平臺實施國家統編教材自治區盟市旗縣學校四級全學科線上備課活動,建設教研共同體,幫助薄弱學校解讀課標、分析教材、改進課堂教學,建設優質教學資源。

四、全面優化教育管理體制機制

一是強化規范管理。進一步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加強對幼兒園教師資質與配備、保育教育、衛生保健、安全防護、招生宣傳、財務、收費等方面的動態監管。規范中小學校招生辦學行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落實陽光招生、陽光分班、公民同招政策。加大對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特殊群體的關愛力度,隨遷子女實行零門檻”“無障礙入學。落實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政策,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全面推行入園入學高效辦理一件事,有效解決家長入學工作中多處跑、跑多次、材料多、程序繁等問題。

二是健全教育督導評價體系。常態化開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重點指標基本均衡差異系數兩項監測,建立預警提醒制度,逐縣逐校逐項整改提升。指導烏海市、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積極探索全程創建、全域創建、全員創建的工作路徑,構建一體化決策部署、城鄉一體化擴優提質的創建工作運行機制。

三是完善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印發《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指導綱要》,構建家庭教育體制機制,成立全區家庭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拓展家庭教育線上資源,開展家庭教育公益線上直播講座。2024年擬制定出臺自治區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實施意見,同步制定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規范家訪制度等配套文件,營造全社會各方面關心支持協同育人良好氛圍。

楊劼 作者系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書記,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組長,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

《人民教育》2024年第18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99国产这里有精品视|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国产在线视精品麻豆| .精品久久久麻豆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小说| 日本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卜|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riav|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12p|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 国产精品哟女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站|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riav|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99精品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国产A√精品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2017国产精品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