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育桃李,一片丹心鑄師魂。在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將迎來第41個教師節。中國教育新聞網特別策劃“我的教育初心”系列視頻,分享教育者們的育人故事。
從青絲到白發,從初登講臺的忐忑到桃李滿園的欣慰,他們用一生詮釋“教育初心”的內涵——是春風化雨的耐心,是甘為人梯的奉獻,更是以生命點亮生命的執著。今天,我們以“教育初心”為鏡,照見一群教育探索者的真實剪影。
1994年9月,剛參加工作的徐莉莉老師在一所鄉村小學任教。7年后,她來到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第一小學。她曾一度認為語文教育就是教語文課本,作為一個語文老師的專業和成長,就是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她認真地備課、講學,年復一年,疑惑卻也隨之而生。
2008年,在一次觀摩活動上,薛瑞萍老師關于圖畫書的講座和周益民老師的一節課——《顛倒歌》,打動了徐莉莉,深受震撼的她對母語教育到底應該怎么做有了懵懂的認識,幾年后,她讀朱自強老師的書,才知道曾經打動她的是兩位老師的講座和課堂中的“兒童本位”。
于是,她開始在兒童文學的指引下,在班級中開展兒童閱讀的實踐,邊學邊做,行走在兒童閱讀課程化的道路上。“兒童本位”的觀念,很快被融入到了徐莉莉的課堂之中。她從書中學、到現場學。哪里有關于兒童閱讀的現場學習、研習營或者論壇,哪里就有徐莉莉。她逐漸對閱讀課程的安排了然于心——哪些材料可以進入課堂,哪些文本可用于誦讀,圖書與整本書又該如何安排計劃……
帶著孩子們閱讀的過程中,徐莉莉也在大量閱讀優質的童書和兒童文學理論書籍,對文史哲經典書籍有所涉獵。隨著閱讀面的拓寬,她漸漸揮開迷霧,理解了“兒童”的含義,能分辨什么是好的兒童文學,明白了什么是她所期望的母語教育。
“從做一名閱讀者開始,傳播母語文化,做真正的師者、自性光明的點燈人,這是我們堅定的信念和行走的方向。”徐莉莉這樣篤定地想著,也這樣篤定地做著。徐莉莉堅信,教育應該是讓學生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都走向美好的過程。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做兒童閱讀推廣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自己,讀更多的書,做喜歡的事,讓自己也變得更美好。”
策劃:段風華
制作:戚悅
海報設計:馬虹霞
特別鳴謝:親近母語、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第一小學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