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育桃李,一片丹心鑄師魂。在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將迎來第41個教師節。中國教育新聞網特別策劃“我的教育初心”系列視頻,分享教育者們的育人故事。
從青絲到白發,從初登講臺的忐忑到桃李滿園的欣慰,他們用一生詮釋“教育初心”的內涵——是春風化雨的耐心,是甘為人梯的奉獻,更是以生命點亮生命的執著。今天,我們以“教育初心”為鏡,照見一群教育探索者的真實剪影。
2001年春天,孔曉艷辭別工作10年的幼教崗位,懷著夢想成真的欣喜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初次備課時,她翻開課本,迷茫又惶恐,不知道給孩子講什么、怎么講。于是,她讀教參、聽公開課、求教有經驗的老師、琢磨名師的課堂……授課水平提高了,她的心卻越來越迷茫:語文教學就是課文教學嗎?12本教課書能滋養出語文素養嗎?
2005年冬天,她找到了答案。教育在線論壇上,薛瑞萍老師(網名“看云”)說:“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正是這句話,讓孔曉艷走上了兒童閱讀之路。她帶領孩子們讀《日有所誦》、學習吟誦、開讀書會。一路書香一路歌,學校不少語文老師漸漸開始與孔曉艷一起帶領孩子們閱讀。孔曉艷懂得老師們渴望成長的愿望,懂得自己摸索、無人指點的孤獨和痛苦,對她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孔曉艷說:“對于我們鄉村教師來說,更有價值的,不是那種看上去十分精彩的展示課公開課,而是一節節最簡單的非常好操作的課堂流程特別清晰的家常課。”
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開元小學,從“晨誦午讀”的日常浸潤,到多維“源創悅讀”課程體系的開設;從“校園書吧”的智慧升級到最早中國“博物館特色課程”創新空間;以多維場景讓書香滋養孩子們成長,實現了閱讀與地域文化的深度共鳴。
策劃:段風華
制作:戚悅
海報設計:馬虹霞
特別鳴謝:親近母語、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開元小學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