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復課開學以來青少年身心健康備受代表委員關注——

青少年身心健康如何“強”起來

發布時間:2020-05-28 作者:本報記者 林煥新 趙秀紅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一場疫情,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然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形勢不容樂觀。同時,近年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凸顯。復課開學以來,青少年心理健康愈加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學校、家庭、社會應如何守護青少年身心健康?今年兩會上,諸多代表委員對此建言獻策。

    心理健康需各方面“托底”

“單親家庭子女、農村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群體及夫妻關系緊張、二胎情況增多、隔代撫養現象普遍存在,父母監護責任不到位或根本不盡監護責任,不同程度造成了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近年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國華在調研中發現,很多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的案例中,都存在著家長難以盡到監護責任的現實問題。

李國華表示,家庭缺乏監管,學生沉迷虛擬游戲世界,而學校、社會“補位”的關愛和引導也還不夠,讓學生的心理問題無法得到及時緩解。

因此,李國華建議,加強對監管人的責任追究,強化各級學校的教育職能。建議政府部門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明確中小學專職心理教師配備標準,“初、高中學校必須配備專職心理教師,小學可在‘十四五’期間逐步完成專職心理教師配備,標準按師生比1∶1000配備。”

同樣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江西新余市副市長陳文華。在她看來,現代社會充滿各種挑戰與未知,直面逆境和挫折往往比一帆風順更加重要,家庭和學校在青少年早期要有意識地提高其挫折承受力。

陳文華建議,把挫折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引導青少年正視挫折,學會克服挫折的方法,學會從挫折中積累經驗;要注重用好體育課程、團體比賽等時機,讓青少年在實際生活體驗中直面挫折與失敗,提升抗挫折能力。

在疫情期間,諸多國內高校、行業龍頭企業紛紛提供在線心理咨詢服務,及時的心理干預顯現出良好成效。但每個單位都在推動,推動的方向不一樣,缺乏心理健康服務管理體系統籌資源。

今年兩會上,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提交了“關于建設國家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提案”,建議建立政府為主導、統籌民間力量的心理健康服務管理體系。

    在學校及全社會形成運動風尚

“體育不僅是一門課,還應成為伴隨一生的愛好。”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陳立人表示,身體素質下降不僅影響當代青少年健康成長,還可能造成未來國民整體體質下降,事關國家未來發展。體育不能僅是一門課程或考試中的“加分項”。

陳立人建議,構建科學的青少年鍛煉體系和達標評價體系。他表示,對于青少年來說,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生理特點,根據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生理特點,設計不同類型的體育發展規劃,才能有針對性地提高青少年體質。

為增強學生體質,近日,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關于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松綁減負的提案”。委員們建議,要建立多元考核體系,要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完善對學校和教師的考核激勵辦法。要全面提高體育權重。探索實施體育教育測試過程性評價,激發學生、家長、學校內生動力。保證中小學公用經費中有合理的比例用于體育支出,提升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此外,鼓勵體育專業人士到學校兼職開展體育教學,帶動校園體育活動的發展。

與此同時,如何在校外提升青少年健康,讓“熊孩子”有個“放電”的地方,也引發了代表委員的討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首枚冬奧會金牌得主楊揚建議,將社區兒童青少年體育納入全民健身、社區發展等范疇;制定兒童青少年體育設施的相關標準,指導社區的體育規劃、設施建設和使用等工作;營造以青少年兒童體育活動為紐帶的社區文化,培養兒童青少年社區體育指導員志愿者隊伍等。

此外,對于社會上打著體育運動旗號的各類培訓班、興趣班,陳立人表示,市場化的培訓機構目前有一些亂象,應當盡快出臺統一的專業標準和要求,對培訓機構進行規范。

    完善體質健康監測和校醫隊伍

“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形勢不容樂觀,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多與不良行為習慣、缺乏體育運動、體檢不到位等直接相關,深層次原因在于我國尚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體質監測和干預體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程紅說。

“兒童青少年的健康隱患,通過體檢監測早發現早干預十分重要,應將兒童青少年體檢納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由衛健部門牽頭,教育部門組織醫衛機構實施。”程紅表示,可考慮將中小學健康保健與婦幼保健系統整合對接,依托專業保健機構及基層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體檢。

同樣提到中小學生體檢項目的還有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丁列明。他指出,我國目前脊柱側彎病人超過300萬,其中超過半數為青少年,不但會引發駝背、高低肩、長短腿等外在畸形,還會引起臟器發育畸形、功能障礙等。

丁列明建議,把脊柱健康檢查納入中小學生體檢篩查項目,同時健全預防干預和考核機制,將兒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工作納入各地疾控部門、社區衛生醫療機構的公共衛生日常工作。

“校醫是學校衛生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和執行者,肩負著學校傳染病監控、健康教育、學生體質監測、心理健康疏導、食品衛生監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等任務,對校園公共衛生安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實驗學校校長崔建梅在談到學校衛生工作時說。

“但目前我國校醫室建設現狀與我國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并不匹配,中小學校醫室工作人員嚴重不足,絕大部分校醫室工作人員是非醫療專業的學科教師兼任,致使學校衛生工作受到嚴重影響。”崔建梅說。

崔建梅呼吁,出臺相關政策,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條例規定,按1∶600的比例配足校醫,核定校醫編制,并招考有專業知識的人擔任校醫工作。同時,建議各級政府對學校的衛生保健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逐漸建立校醫培養培訓體系,加強在職培訓的力度,保證校醫室工作人員的培訓制度化。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28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精品400部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36| 91精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映画|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妖系列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午夜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 |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日韩视频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国产精品视频无圣光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一|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