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備課更精準?怎么讓作業批改更具針對性?怎樣設計優質的作業評價……利用教學之余向身邊的“師傅們”細致提問、認真取經,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教師楊淇在宣恩縣第三民族實驗小學跟崗培訓不到一個月,教學能力就邁上了新臺階。
楊淇是小學教育定向委培畢業生,2022年8月被分配到宣恩縣長潭河侗族鄉中心小學任教,同月被選派到宣恩城區的第三民族實驗小學進行跟崗培訓,和她一樣來到城區進行跟崗培訓的教師有22名,分別來自該縣的椿木營鄉、沙道溝鎮、李家河鄉、曉關侗族鄉等。兩年后,他們將回到自己任教的學校,為宣恩的鄉村教育貢獻力量。
教師2149名,而其中農村中小學教師占比為62%,宣恩教育面臨著農村中小學教師占比高且師資配置不均衡的問題。激活農村教師隊伍、提升鄉村教師的專業素質,成了宣恩點“靚”鄉村教學的關鍵。
如何多措并舉均衡師資配置,進一步釋放全縣教師隊伍活力?宣恩科學制定年度教師交流輪崗、支教等計劃,大力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縣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李輝鵬介紹說:“2022年秋季,教師有主動申請從縣到鄉支教的,校長有自愿從鄉小到村小任職的。教師有序流動、愿意流動,為農村教師隊伍注入了源頭活水。”
著力打造學校、集團校、片區、縣域聯動的四級教研體系,全縣各小學以城區小學為龍頭設立片區分組,每組有3—4所農村小學,教研活動的內容以教學中普遍的、突出的、急需解決的問題為研究主題,開展聯片教研、片區內送教、片區內賽課、教學展評等活動。各學校還大力開展校本教研、青藍結對等活動。近三年,宣恩已經組織教師參加國培、省培1800余人次;利用東西部協作和對口幫扶等政策機遇,先后選派教師750余人去杭州、武漢等地學習。2022年,組織1600余名教師進行暑期專業培訓,160余名中小學校長進行能力提升培訓等。
榮譽表彰向鄉村教師傾斜、職稱評定向鄉村教師傾斜;完善績效工資、生活補貼政策,對鄉村學校、寄宿制學校、邊遠地區學校給予傾斜;同時加大農村教師周轉房建設……宣恩縣一系列惠師“大禮包”的落地,讓鄉村教師更有尊嚴感和獲得感。2022年教師節,宣恩縣委、縣政府表彰了30名優秀教師,在這份表彰名單中,有14名教師是鄉鎮中小學任教的教師,有2名是在村級小學任教的教師。
“鄉村教師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正是有這樣一批扎根鄉野的教師,更多學生才得以改變自身命運的軌跡。”宣恩縣教育局局長謝昌勇表示,宣恩將積極為鄉村教師搭建起留得住、能發展、有保障的舞臺,不斷增強教師奉獻教育的內生動力和干事創業的活力。
《中國教育報》2022年10月10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