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思政課教學如何用好數字技術

發布時間:2023-12-19 作者:王維家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期關注·數字化賦能“大思政課”建設

    編者按

    在推進教育數字化大背景下,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大思政課”建設,成為當下學校思政教育領域的一股潮流。如何利用數字技術匯集海量教育資源,推動傳統思政教育向著形象化、生動化、趣味化的方向轉變?本期專刊聚焦這一話題。敬請關注。

推進教育數字化大背景下,數字技術正越來越多地融入思政課教學中,對于豐富課程內容、活化授課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教學效果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數字技術賦能思政課建設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一是不會用現象較為普遍。當前數字技術發展迅猛、更新換代快,其運用存在一定門檻。而絕大多數思政課教師都是傳統的文科出身,沒有系統接受過理工科教育。一些年齡較大的思政課教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欠缺數字技術方面的學習和實踐能力,很難在課堂中熟練運用數字技術進行教學。即使是一些剛登上講臺的年輕思政課教師,對數字技術的底層邏輯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熟練掌握運用。總體來看,數字技術的不會用現象仍將在一段時期內存在。

    二是不善用問題較為突出。數字技術賦能思政課教學,當前不善用的現象仍較為突出。例如,有的思政課課程內容與數字技術結合不緊密,出現生搬硬套現象,或者“為技術而技術”,達不到應有效果;把大數據引入思政課教學,旨在幫助教師借技術手段更好地了解學情、教情,從而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但在實際運用中,一些思政課教師卻不善于分析數據資源。

三是現實條件支持存在短板。數字技術應用對設備的要求較高。當前大多數思政課教師開展教學,利用數字技術的形式主要還是靜態的文、圖、表呈現,或者在課件中插入音視頻,尚未跳脫傳統模式。數字技術特別是一些復雜先進的技術,需要一定的支撐條件,比如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實時渲染等,沒有相應的設備條件和場地環境是不可能實現的。而學校教學設施設備的建設速度很難跟上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腳步,即使有條件進行智慧教室升級改造,也做不到同時滿足眾多數字技術功能的需要,這在現實上制約了數字技術的充分使用。

    四是信息的即時性增加了思政課管理難度。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其教學不同于專業課教學,政治性、政策性、理論性、紀律性要求高,出不得半點兒差錯,特別是不能出現導向上的錯誤和意識形態問題。而數字技術大多要依靠網絡才能實現,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出現不正確、不健康的信息。那些具有在線參與、即時信息發布功能的數字技術平臺,如網絡視頻、網絡直播、B站彈幕等,往往存在諸多不可控風險,增加了思政課教學的管理難度。

上述四方面是目前運用數字技術開展思政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問題,如評價問題、容錯問題、校際間建設不平衡問題、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不充分問題、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共用壁壘問題等。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體制方面的,有支撐條件方面的,有思政課教師自身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最終還是要靠發展來解決。要更好更充分地運用數字技術賦能思政課教學,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加強培訓,解決“會用”問題。思政課教師要盡快補上數字技術這一課,盡可能做到懂原理、會操作。建議教育主管部門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數字技術培訓,幫助思政課教師學習相關知識,掌握相關技能。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思政課教師年度培訓、新入職思政課教師培訓中納入數字技術內容,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思政課教師數字技術運用能力。數字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其運用能力不能單靠職后培訓來解決,要將其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本科生、研究生培養體系,從源頭上加強相關人才的數字技術能力培養,從根本上解決“會用”問題。

二是加強條件建設,解決“可用”問題。學校要加強相關軟硬件建設,最重要的是實現傳統教室的軟硬件改造升級,建設能夠適配支撐數字技術運用的教學設施。近年來,很多學校建設了智慧教學樓、智慧教室,將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帶入思政課堂,一系列高科技教學體驗讓師生們仿佛置身于未來校園。但是,尚有眾多學校因資金、環境、場地等的限制,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智慧教室的升級改造。而即便是已經建成的智慧教室,由于缺少必要設備,新興數字技術帶來的體驗功能也無法得到很好的呈現,數字技術應用于思政課教學的現實阻礙依然存在,條件建設之路任重道遠。

三是加強資源供給,解決“有用”問題。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雖然運用了數字技術,但總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效果沒有得到很好的顯現。除了硬件制約、操作使用不熟練外,數字化教育資源供給不充分也是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沒有資源,再先進的技術也沒有用武之地。因此加強資源供給,實現數字技術與資源使用的互促互成,是解決數字技術賦能思政課教學的重要一環。

四是加強教學管理,解決“安全”問題。避免數字技術應用于思政課教學的風險,保障數字技術應用安全,就必須加強管理。當前,尚缺乏對數字技術應用方面進行規范管理的制度文件,建議有關部門就此開展調研,從政策層面出臺相關規定,對運用數字技術開展思政課教學提出管理規范。各學校也應該在現行教學管理制度中增加相關規定,堵住漏洞,保證課堂教學安全。同時,思政課教師也要時刻緊繃安全之弦,加強內容建設管理,真正讓數字技術成為思政課教學的正向載體。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19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内射久久久久欢欢|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体验区|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日韩精品一二三四区| 99这里只精品热在线获取|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在线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广告|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www.精品国产|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6| 性欧洲精品videos|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内射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