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改革的背景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旺蒼縣通過一系列改革,逐漸走上了優教旺蒼的快車道,雖然取得長足發展,但是依然面臨學校條件艱苦、資源不足,教師成長緩慢、壓力過大,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留守兒童幸福感缺失,教育優質資源薄弱、區域教育質量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和短板。旺蒼縣教育反映出來的短板,雖是個性,更是共性。如何破題?如何構建“綠水青山”的教育生態,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這個難題擺上了旺蒼縣委、縣政府和教育職能部門的“案頭”。旺蒼縣各級集思廣益、深入調查研究,形成共識——用改革的辦法“破題”,用探索五位一體教育新格局“解難”。
2018年,旺蒼縣開始整體探索五位一體教育新格局,積極開展以“十大行動”為路徑的教育改革與創新,踐行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在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改革的依據和做法
(一)探索五位一體教育新格局,全面構建“綠水青山”的教育生態。
旺蒼縣在探索教育發展新方向的五年中,縣委、縣政府接連亮出實招、硬招——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新教育實驗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每年召開全縣新教育發展論壇,專題研究部署,制定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導、教育局主推、學校主抓、教師及家長主體、學生主人的“五位一體”教育新格局;圍繞“幸福師生,優教旺蒼”目標,形成“專家引領、行政推動、片區聯盟、一校一品、整體推進”的教育改革與創新工作機制;成立新教育實驗推進發展中心,全面推行教育改革與創新“十大行動”,踐行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
(二)聚焦優質均衡,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旺蒼地處盆周山區,經濟欠發達,外出務工人員多,留守兒童數量多,兒童成長是家長擔心的難題。2023年初,旺蒼縣投資800余萬元,對高陽小學學生宿舍、食堂、教學綜合樓進行升級改造,新建教師周轉房,打造讓學生“留得下、學得好”、讓教師“留得住、樂心教”、家長“憂愁解、安心放”的鄉村全寄宿制學校。2023年9月,鄉村全寄宿制小學校開始招生,留守兒童、實事孤兒和有全寄宿托管需求的小學適齡學生,都可報名就讀。學校共招收了100余名學生,有效解決農村外出務工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急需問題。
近年來,旺蒼全力聚焦優質均衡,努力縮小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全縣累計投入各類資金近11.7億元,新建學校11所、改擴建學校31所,努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為有效解決農村學生有學上、上好學、上優質學,旺蒼縣采取“保、撤、調、建、強、優、盤”等辦法,做實做細做優基礎教育學校布局調整;成立了16個“學區教研聯盟”,做到資源共享、團隊共建、管理共商、發展共擔、質量共優。改善辦學條件,派遣優秀師資,建立健全“扶弱保底”教育投入保障制度,創建美麗鄉村學校和溫馨學校12所,辦出了鄉村小學的特色.
(三)用好指揮棒,更好滿足群眾對“上好學”的需要。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近年來,旺蒼縣緊緊抓住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推進校(園)長和教師隊伍“提能工程”,創新推進局長、股長、校長“三長”進課堂、教師課堂“錄展評”活動,探索小學低段多元評價新模式,優化小學中高段及初中教育評價體系,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搭建成長平臺,激發教師育人的激情。搭建“教學大比武”“青年教師管理大比武”“校長論壇”大平臺,將大比武成果作為教師調動、晉升晉級,后備干部培養、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
喚醒內生動力,激發孩子生長向上力量。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活動育人,喚醒孩子內生動力。全縣擁有16個新教育聯盟、71個讀書社、417位種子教師,強化榜樣引領;400多間完美教室,助推學生成長;148個校本課程,提升育人質量;627份榮譽,展現師生生長向上力量。
“新的教育發展思維像血液一樣深深融進我們的頭腦和身體,已經成為一種精神與骨骼!”談到近年來旺蒼教育的變化,代池壩小學校長何國敏感嘆不已。2019年,他加入新教育實驗“新網師”學習,憑著一股狠勁和鉆勁,先后撰寫教育隨筆30多萬字,教育隨筆《一座橋的使命》獲得“全國新教育十佳敘事”。何國敏是旺蒼縣探索五位一體教育新格局過程中眾多受益教師的一個縮影。通過探索五位一體教育新格局,旺蒼縣打通成長通道,已有60多名優秀教師通過“大比武”被選拔到重要教育教學管理崗位。
三、改革取得的成效和經驗
教師篤行,播撒幸福的種子。教育創新五個“十佳評選”活動、年度生命敘事、“理想課堂”優質課展評等系列活動搭建教師成長平臺;在“學科工作室”“青藍計劃”和“四名工程”里,年輕教師不斷成長;在“三專”模式的引領下,文秋蕊、劉洋、趙玲等一批骨干教師更加優秀起來;在“校長論壇”“新網師”學習和師生共寫隨筆里,部分教師走向卓越,如木瓜小學李德清老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東河小學尹萬平校長被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模范,佰章小學邊小英校長被評為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
把舞臺還給孩子,讓孩子站在舞臺中央。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中,旺蒼縣代表團斬獲國家級二等獎;黃洋小學作品《瑞雪兆豐年》獲四川省校園影視作品短視頻類最高獎——“春蠶獎”;參加廣元市第十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42件藝術作品全部獲獎;參加廣元市首屆中小學生歌詠比賽獲得一等獎。近年來,旺蒼中小學生獲得國家級集體獎項8次、省級獎項86次、市級獎項263次。
探索五位一體教育新格局。旺蒼教育連續五年榮獲全市教育工作目標考核和基礎教育質量考核第一名。旺蒼教育成為廣元市教育的一張亮麗名片。2023年,旺蒼中學和東城中學分別創建為省一級示范高中和省二級示范高中,東河小學和實驗小學創建為四川省領航示范學校,旺蒼教育的原野愈發芬芳。
家校同行,共筑成長的夢想。廣元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現場會在旺蒼召開,旺蒼全面展示了新父母學校,旺蒼家長網上學堂,“互聯網+社區”教育方式,定期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家長論壇和家校交流座談會,讓與會者充分感受到學習的魅力。進行“書香社區”“書香家庭”“百姓學習之星”評選;“終身學習品牌”項目的認定、“優秀成人學校”的建設,全民學習的氛圍已經形成,“幸福師生 優教旺蒼”正在實現。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